关于前景 尽管诸多媒体对龙芯产品与性能的宣传造势已并不算少,但龙芯与产业的结合却始终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顺利,一切性能与数据的分析也基本为实验室中完成,而现实中的龙芯CPU恰恰正在遭遇冷酷的市场考验,其产业化道路尴尬而艰涩。 有知情人士向本刊记者直言,龙芯目前的窘迫境地正是中科院计算所自我束缚的结果,由于计算所对龙芯项目的过于保守以及龙芯项目中掺杂了太多的自我利益期待,延误了龙芯的发展步伐。一直以来,计算所将龙芯视作自己的独有专利技术,试图借此项目为计算所带来某些相关收益,而这种短视风格不但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大量有志就龙芯产业环境而共同开发的相关企业的进入,也使龙芯失去了一些本可以抓住的腾飞机会。 该人士同时表示,计算所就龙芯而言,并没有重视到一定程度,计算所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周全而合理的商业计划书,一直没有得到整个计算所进而整个科学院的全力支撑,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办公桌上的头等案例,更没有得到科技部、信产部、发改委的联合举荐,也便难以形成国家意志,而龙芯一旦不能成为国家意志,不能像TD SCDMA一样受到举国重视、不能得到政府的强有力推广,龙芯的处境是显而易见的,是注定不能成功的,“既然是国家要做的事情,那么在做事的过程中,就要体现国家意志,只有体现国家意志,这个东西才能干得成,举全国之力才能把事情干好。” 邱善勤基本认可上述说法,依据他的观点,龙芯要想成功,首先而且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就是要拿到政府掌控的市场,也即政府采购,如果龙芯不能抓住政府采购市场或者在政府市场上都难以发挥优势、难以形成产业化经验的话,那么龙芯未来的商业化操作,一定是失败的,“这个,我可以打包票”,而龙芯怎样才能得到政府市场呢,毫无疑问,要将龙芯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行动规范。 陆首群并不同意邱善勤的看法,陆认为,目前的政府采购掺杂了太多的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政府采购的味道变了,“我觉得龙芯产业化和政府采购没有多少关系,中国在政府采购上的执行力度还明显不够,而且在采购过程中,金钱贿赂的成分非常明显,我不看好政府采购”。陆首群认为,龙芯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通过性价比去自我争取市场,没有别的途径,“价格便宜不是一点半点,是便宜很多,再者,如果能力不比通用机器差,这样龙芯才能发展起来。” 意法半导体上海总部工程师杨柯认为,龙芯的目标市场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农村,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学生群体,至于政府采购,龙芯其实并不适合,MIPS的处理能力太低,大略只稍微比学习机强一些,运算速度也很慢,无法真正进入商业用途,政府采购比较困难。 龙芯首席设计师胡伟武则认为,首先,政府的支持龙芯需要抓住,但龙芯更大的任务是发展自己,要更好地完善性能,要在性价比上做到“顶天立地”,只有性能“顶到天”,产业化才能“立到地”,只有坚持“顶天立地”的思路,龙芯的商业化前景才真正有可能明朗起来,不能全然寄希望于政府采购。 各方争议不止,龙芯却已蹒跚上路。 前路何方,一片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