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裂微软之后 尽管龙芯号称具备多个应用方向,但业界最为关注的仍旧是龙芯PC的发展前景。 由于龙芯独特的MIPS架构,微软通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无法与之匹配,而先前计算所与微软多次沟通并预定的Windows CE解决方案也因微软一方的踌躇,于无奈中宣告瓦解,龙芯最终不得不与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逐渐拉近距离。在硬件上,面对英特尔的凌厉攻势,龙芯还显得极其稚嫩。在操作系统上,Linux于软件种类、性能、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上都远远无法与垄断行业几十年的微软相提并论,龙芯的产业化焦虑不期而至。 莫大康向本刊记者表示,即便龙芯采用Linux架构,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最简单的一点,龙芯的国际化怎么走?目前国际主流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如今Windows普及得那么深、那么广,龙芯与国际接轨将很成问题,“要知道,用户不单纯是联机上网就完了”。 中标软总裁韩乃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就开源而言,尽管微软很强势,但近年来,Linux阵营也在一点点扩大,年均市场增幅甚至达到了30%-40%,发展得非常快,而且Linux是一个可以为工程师修复与控制的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自我管理,比较贴近龙芯对于安全性、机密性的要求。据韩称,在技术上,Linux是没有“后门”的,而微软为监控盗版软件而设立的“后门”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韩进一步说,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设计不仅体现了微软公司的意志,美国中央情报局亦参与其中,而微软设计的后门是否会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移交中央情报局,非常难说,基于这一点,开源的 Linux具备更强的系统安全性。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认为,Linux起码存在两大弱点,第一,娱乐功能太少,第二,不能离线运算。但陆同时认为, Linux也有其令人振奋的一面:首先,Linux服务器已日臻成熟,桌面软件已“可用”,尽管还不丰富;其次,Linux具备一定的安全性,黑客病毒很难攻击;再次,Linux的使用成本要远低于Windows且系统易于管理。 胡伟武对计算所与微软之间的合作,不愿多谈,但胡同时承认,软件往硬件上移植是很容易的。“最早的时候,微软也是支持MIPS的,也支持Alpha的,什么都支持,后来他排他性地只支持X86了,微软有个嵌入式软件,叫Windows CE,Windows CE就是支持龙芯架构的,他在龙芯上是能跑的呀。但我们之间有没有接洽,接洽的成果如何,我不能告诉你。” 关于微软的退出,邱善勤认为这是相当理智的动作:其一,对于微软来讲,开发匹配龙芯架构的Windows实属易事,只是一个将既有程序重新编一下的过程。在龙芯电脑上跑不跑Windows,能不能跑Windows,都不是问题,肯定能跑。其二,微软会有综合考虑。首先,与龙芯合作,微软不但得不到它渴望的商业利益,而且极其可能因为此项合作而伤害到微软目前合作伙伴英特尔的感情,这样两边不讨好的事情,它肯定不干。其次,对于任何一个商业计划,在微软这样的跨国巨头看来,是绝不会冒着知识产权风险去做的,因为但凡风吹草动,出现一点问题,微软都会被抓住不放,由此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邱善勤进一步认为,在龙芯的产业链里,除CPU之外,最重要的是用户,也就是“谁用它”。“谁用它呢?没人用。首先你的成本就不低,你产业链还不完整,还没有应用软件。没有应用软件,你会去用它吗?打印机挂不了,没有打印机驱动支持它,没有MP3支持它,没有数码相机支持它,你要它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