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投OOXML反对票的理由 中国是国际标准组织ISO的基本成员,中国的一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本成员中只要有11票反对就可以实现否决)。 我们主张中国在ISO投OOXML的反对票。 国际上已有很多专家论述了OOMXL不适于作为国际标准的理由。例如有的专家认为,按照 ISO的要求,作为一个国际标准必须符合一些准则,包括:精确性、通用性、优化的规则、博采众长、固化最佳科技经验、互操作性、可移植性、文化和语言适应性等等,而分析表明,微软的OOXML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它不适合作为国际标准,应当予以否决。我们选出对于中国来说特别重要的一些理由如下: 1.OOXML只支持Windows一个平台 OOXML不能在Linux等非Windows平台上实现,如它成为国际标准,将增强Windows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严重危害国产操作系统的前途。 2.OOXML包含大量微软私有标准和技术 OOXML的文档就有6000页(UOF只有554页),包含了大量微软的私有标准和技术,而排除既有的相关国际标准,这对其他厂商构成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并有知识产权风险(人们还记得,不久前微软就威胁说,Linux侵犯了微软235项专利)。 3.OOXML只有微软Office 2007单个产品能实现其全部功能 OOXML基本上是按微软Office 2007一个产品制订的技术指标,现在并没有别的产品能实现其全部功能。所以OOXML与ODF、UOF的转换器,或OOXML与ODF、UOF的互操作性是不对等的,换言之,其他产品至多只能兼容OOXML中的一部分。因此,如OOXML成为国际标准,将更加强化微软Office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4.OOXML的文化和语言适应性差 OOXML对于文化和语言的支持不够,对于中文的支持远不如UOF,不适合中国应用的需求。 总之,OOXML不符合成为国际标准的准则。另一方面,ODF和UOF更加成熟,有多个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多个产品支持,采用既有的国际相关标准,更适合中国需求,已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企业的认可,所以中国应支持ODF和UOF的融合,反对OOMXL成为国际标准。 四、中国可以对微软说“不” 中国投票否决OOXML应考虑其后果。 2001年底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市曾率先采购包括Office在内的国产软件,可是,那时的国产Office还不成熟,试用并不成功。自那时以来,在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等支持下,国产 Office现在已经成熟了,今天,国产Office(包括永中、金山、中文2000、普华、共创、新华、即时等等)已可替代微软Office。 大多数人由于缺乏使用国产Office的体验,可能会认为国产Office比微软 Office差得多,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是在Windows平台上工作,使用微软Office会显得流畅些,但在Linux平台上工作,就非用国产 Office不可;如果是要编写一个商业计划书,要引用许多由电子表计算出来的数据,或者是要编写数千页的特大文档,有的国产Office也胜过微软 Office。因此,认为中国软件一定不如外国软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假如在今天,中国人全部都改用国产Office,那么不但天塌不下来,而且工作也照样能做,也许人们需要几天时间去调整使用习惯,但国产Office已能替代微软Office是客观事实,众多国产Office的用户都可以作证。看来,国产 Office可以成为大规模推广国产软件的突破口。 中国否决OOXML可能会不利于微软Office 2007在中国的推广,但这样做反倒可以加速国产Office、国产Linux等等国产软件的推广,这对中国的信息化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有利于改进信息安全。如果说在2001年时,中国还不可以对微软说“不”,那么到了今天,中国已经可以对微软说“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