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早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公开撰文,就微软正在世界范围内争取选票,力图在9月初截止的ISO投票中,使其提交的一项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做法进行抨击,指微软只是希望更加强化其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并呼吁中国政府对此投出反对票。 文档标准是目前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之一,目前我们看到的电脑、网络上的表格、文档、PPT文件等都包含在内。 今年4月,我国历时5年开发的《中文办公软件文档规范》(简称为UOF)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标准,并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五月份,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正式确认了OpenDocumen文档格式(简称为ODF)为国际标准。这两大标准都建立在开源的基础上。 根据随后北大软件学院所做的相关分析,这两大标准存在75%的一致性。因此,国际标准ODF与国家标准UOF随后就两大标准的融合工作展开磋商,并进展顺利。 这两大标准的陆续通过,也引起微软全球的高度关注。目前微软软件已经是市场上的事实标准,但两大标准的通过并最终融合、实施,意味着微软必须转而支持这两大标准,也意味着向开源LINUX低头。 倪光南院士在文中也由此提到,“由于文档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这场文档格式的国际标准之争也是信息资源控制权之争,影响是极为深远。” 微软随后向国际标准组织ISO提交了自己的相关标准Office Open XML(简称为OOXML),并顺利进入了快速通道。按照时间进展,微软标准将于9月2日,也就是中国标准正式实施的第二天揭晓是否同时成为国际标准。 这一动作随即在全球引起了剧烈反响,并引发了许多业内专家和企业的担忧。倪光南院士在文中指出,微软标准一旦通过,“就可能挟老文档格式事实标准的优势,以OOXML一统XML文档格式的天下”。但实际上,微软标准至少存在四大方面的缺陷,“不适合作为国际标准,应当予以否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