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档格式国际标准之争背景介绍 文档是使用最普遍的信息资源,因而文档格式标准是信息领域的一个基础性标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微软Office软件垄断了市场,它的文档格式(即.doc,.xls,.ppt)也就成了“事实标准”。这些格式是不开放的,用户只得依赖微软的软件,而且其中包含着用户不知情的若干私密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户并没有真正掌握文档信息的控制权。有些后果已经显示出来,比如,一些早期的文档用新版本软件打开,已经和当初的原样不一致了。 近年来,应用需求推动着文档格式从封闭的、二进制文档向开放的、基于XML的文档过渡。早在5年前,开放文档格式(ODF)联盟和OASIS标准组织就着手制订基于XML的开放文档格式ODF,并于去年5月被接纳为国际标准ISO/IEC26300。 与此同时,中国有关单位也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XML的开放文档格式UOF,于今年4月成为国家标准(GB/T 20916-2007《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ODF和UOF这两个标准很相似,易于互相转换。目前,ODF和UOF的主导方正在酝酿将二者融合,继续发展国际标准。 微软因拥有二进制文档事实标准,在XML文档格式方面的动作较慢,迫于ODF和UOF的压力,它用了一年时间赶出了一个基于XML的文档标准OOXML。现在,微软正将其OOXML提交给国际标准组织ISO的“快速通道”审批,争取成为另一个国际标准。 这样,当前在文档格式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标准之争。一方面,已成为国际标准的ODF正在和中国的UOF酝酿融合以完善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微软正在世界范围内争取选票,力图在9月初截止的ISO投票中,使OOXML成为国际标准,这无疑是信息领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竞选”活动。 二、影响深远的信息资源控制权之争 文档格式从封闭的、二进制文档向开放的、基于XML的文档过渡,这是软件领域游戏规则的改变,新标准将影响未来一、二十年相关软件领域的发展。 过去,微软掌握文档格式的事实标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它不仅使用户被锁定于微软的软件,也给竞争者设置了重大障碍。例如国产Office在推广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要与微软的文档格式兼容,尽管通过五、六年的努力,现在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一旦微软Office的版本升级,又会出现新的兼容问题。 所以,对国产Office来说,采用开放的基于XML的文档格式是难得的机遇。如果ODF和UOF的融合成为国际标准,将打破微软事实标准的垄断,在与文档有关的应用领域,从此将有公平的竞争。今后,将是所有厂商(包括微软)去兼容一个国际标准,而不是其他厂商去兼容微软一家的私有标准。 有人说,微软的OOXML如成为国际标准可以多一个“选择”,这有什么不好呢?可是,以往的历史经验表明,文档格式只能有一个标准,过去是微软的事实标准,今后,要么是ODF和UOF的融合,要么是微软的OOXML,二个标准共存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微软本可以与世界上其他企业一起,在ODF、UOF基础上共同发展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但微软现在却非要将自己一家的OOXML作为新的国际标准,而如果达到了这个目的,它就可能挟老文档格式事实标准的优势,以OOXML一统XML文档格式的天下。 由此可见,文档格式国际标准之争实际上就是由谁来制订软件领域的游戏规则,是由全世界软件公司共同制订还是由微软一家来制订?由于文档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这场文档格式的国际标准之争也是信息资源控制权之争,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