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唐永忠:论开源文化(二)

2012-2-7 10:30| 发布者: sanool| 查看: 1900| 评论: 0

摘要: 2 “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开源文化”实际上包括两个关键词汇,一是“开源”,二是“文化”。本文全面通过解释“源代码”、“开源软件”和“开源社区”,已经解释了什么是“开源”,从逻辑上讲,接下来应该解释什么 ...
2  “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开源文化”实际上包括两个关键词汇,一是“开源”,二是“文化”。本文全面通过解释“源代码”、“开源软件”和“开源社区”,已经解释了什么是“开源”,从逻辑上讲,接下来应该解释什么是“文化”。
 
2.1  “文化”概念溯源
“文化”是一个非常奇特的词汇,美国学者Abbott Lawrence Lowell曾精彩地论述“文化”这一词汇的复杂:
…,我 被托付了一项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 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
目前学术界一直没有出现过对“文化”的统一定义,国内外“文化”的定义有几百种之多。
2.1.1 中国古籍关于“文化”的释义
在中国古籍中,最早将“文”与“化”这两汉字并联使用的经典是《周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汉以后,“文”与“化”这两个汉字开始合成一个整词。汉朝学者刘向再《说苑·指武》就这样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该,然后加诛”。
显然,中国古籍中所说的“文化”与今天用作词语后缀(如汽车文化)或前缀(如文化产业)的“文化”含义相去甚远,也与作为学术词汇的“文化”的含义大相径庭,它将“文化”理解为“文治教化”。在我国《辞源》中,对“文化”的解释即为“文治教化”。
当今汉语语言中的“文化”这一词汇,严格来说,是近代从西方传来的。
2.1.2 西方关于“文化”释义综述
当今西方语境中“文化”(Culture)这一词汇源自古希腊——罗马时代。古罗马著名政治家、雄辩家和哲学家Marcus Tullius Cicero在“Cultura animi”(性灵的陶冶)意义上使用了“Cultura”(文化)这一词汇。“Cultura”是一个表示过程的名词,最初只指农作物或动物等的耕种、培育,16世纪后逐步延伸到对人自身的身体训练和精神培养。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Culture”( 文化)这一词汇始于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Burnett Tylor 1871年发表的著作——“Primitive culture”(原始文化)。该书明确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然而,Tylor的定义并没有终结西方学者关于文化定义的纷争,反而打开了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解释文化的大幕。从1871年到1952年,西方就出现了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
不过,西方众多学者对于“文化”还是有一个共同是出发点:“人之所以成为人”这一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文化”。
 
2.2  “文化”的功能
具体来说,文化通常有3个基本特征:
2.2.1 文化通常是其成员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只要一个个体的人成为一个组织的成员,无论他是自觉加入或是被迫加入,在他在组织中生活过一个时期后,他就都受到组织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会在潜移默化塑造着这个组织成员的价值观(Value of personal or cultural),使其自觉不自觉遵守着组织文化的规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组织的成员”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只能是文化。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于甲组织成员来说,A这种事物是非常重要,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但对于乙组织成员来说,A这种事物并不重要,甚至是毫无价值的。反过来,对于乙组织成员来说,B这种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甲组织成员来说,A这 种事物恰恰是根本不重要的。例如,在美国企业中,员工将个人自由看成是最重要的,他和企业的关系并不重要,他通常不会加班。而在日本企业中,员工常常将他 和企业的关系看成是最重要的,他个人的自由并不重要,员工加班通常是一种自觉行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
文化不仅深刻影响其组织成员的价值观,也决定了其组织成员价值观的顺序。
据调查,对于美国企业的员工来说,其价值观的顺序,按重要程度排列如下:
①自由
②独立
③平等
④个人主义
⑤竞争
⑥效率
⑦速度
⑧直接
⑨坦诚
而对于日本企业的员工来说,其价值观的顺序,按重要程度排列却是:
①归属感
②团队的和谐
③集体主义
④资历
⑤相互一致
⑥合作
⑦质量
⑧耐心
⑨间接
2.2.2 文化通常是决定了其成员对事物的态度
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于特定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评价倾向。态度通常有5个基本特征:
①指向性:态度必然有着特定的指向对象,它总是针对某种事物。
②评价性:态度必然带有评价性,它通常分成肯定或否定两种评价,对于肯定的事物,态度表现为喜欢,对于否定的事物,态度表现为厌恶。
③惯性:态度通常具有惯性,一旦个人对某种事物形成了态度,就具有稳定性,对这种事物呈现出比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倾向,而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态度,通常被称作偏见,遗憾的是,偏见是普遍存在的
④ 可隐藏性:从理论上讲,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而且,当真实的态度可能给个体带来不利影响时,个人常常要隐藏其真实的态度,反而要刻意显示出其虚假的 态度来。中国传统儿童普及读物《增广贤文》中这两句经典的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⑤ 可识别性:虽然一个人的真实态度是内在的,而且能够隐藏的,但但它最终会通过当事人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这种识别通常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时间。中国元代无 名氏《争报恩》中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一点。二是困境。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中所说:“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说的就是这一点。
文 化对组织成员态度的影响,在于文化充当了评价的依据,组织成员对某种事物的评价,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文化作为评价依据。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社会也是一种 组织)中,当孩子出生时,父亲(连同父母的父母)对生出的男孩子就必然出发自内心的喜欢,而对生出的女孩子就必然表现出某种不喜欢,即使这种不喜欢常常被 隐藏起来。在一个片面崇尚人才的社会中,父母常常对学习好的孩子表现出喜欢,而对学习不好的孩子必须出某种不喜欢,而且这种不喜欢常常是不加掩饰的。
2.2.3 文化通常是决定了其成员的行为
关于行为,不同学科有不同定义。生理学家认为行为是人体器官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哲学家则认为,行为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一切活动。而现代心理学家则一般认为,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活动。
人的行为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
①行为主体:具体而言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
②行为客体:人行为的目标指向。
③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④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等。
⑤行为结果:行为主体预想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之间相符的程度。
对于一个精神状态正常的人来说,他(或她)的行为(Action)是直接受其价值观支配,也直接受其内心真实态度的深刻影响。
对 于一个将个人自由看成首要价值观的组织来说,如美国企业来说,当成员的自由受到组织的制约时,成员很自然就选择离开组织而去维持自己的自由,其行为就表现 为辞职。而对于一个将归属感看成首要价值观的组织来说,如日本企业来说,当成员的自由受到组织的制约时,成员很自然就选择克制自己来遵守组织的规定,其行 为就表现为遵守组织要求。
 
2.3 本文关于“文化”的理解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定义,本文结合“开源社区”的特点,采用荷兰学者Gerard Hendrik Hofstede关于文化的理解。
Hofsted在其名著——“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urvival”(文化与组织,心灵的软件:跨文化合作及其对生存的意义)中指出,文化就是心灵的软件,如果人相当于电子计算机,那么文化就是人这种特殊电子计算机运行所依赖的软件。人离不开文化,就像电子计算机离不开软件。
当然,Hofsted所指的人,实际上是指作为群体存在的人,即人所构成的组织。因此,可以把Hofsted关于文化的理解这样拓展:如果一个(由人构成的)组织相当于电子计算机,那么文化就是组织这种特殊电子计算机运行所依赖的软件。组织离不开文化,就像电子计算机离不开软件。
对于开源社区来说,开源文化就是开源社区运行必须依赖的软件。没有开源文化,开源社区就是没有软件的电子计算机,不具备任何功能,也不会发挥任何作用。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相关阅读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