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变成生态系统 扎克伯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意识到,他不可能满足这么多人的所有需求,唯一出路就是提供一个开放平台,使企业自身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其他公司都要依附其上生存发展。 Q:Facebook是一个公司成长的奇迹,马克?扎克伯格做过很多很棒的决策,扎克伯格决定建立开放平台是Facebook的关键时刻(EurekaMoment),为什么这个决定对于Facebook来说如此重要? A:Facebook的关键时刻是图片分享功能的上线。而选择建立开放平台,则是Facebook维持发展的唯一出路。把自己变成一个平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最有利的事情。使企业自身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其他公司都要依附其上生存发展。这同时也是最强的防守策略。会有更多的公司愿意看到这个公司的长远发展,取得成功,不论是合作伙伴,还是公司员工,都是有益处的。对于用户来说,开放平台可以提供更多功能性很强的应用。 扎克伯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意识到,他不可能满足这么多人的所有需求,唯一出路就是提供一个开放平台。我认为,让Facebook开放这个决定本身并不是很困难,但是在很多年前,能够做出这个决定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Q:设想一下,如果Facebook没有做出这个决策的话,现在的它会是什么样子? A:如果没有开放平台,现在就不会有这样的对话了。因为,也许Facebook都不复存在了。开放平台已经做了4年半时间。虽然时至今日,我也不认为这个开放平台上的应用很好用,因为你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找这些应用。但是,游戏方面,已然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游戏开发者也从中获益良多。 Q:对于一家希望建立开放平台的公司来说,最难改变的地方和最需要改变的地方是什么? A:观察一些做平台比较好的公司,苹果、Facebook、Google、微软,成为一个平台是非常困难的,绝大部分的公司都做不到。首先,从技术上来说,需要非常复杂的信息架构。其次,平台经营需要很大的热情,需要跟合作伙伴沟通。因为,你建立的平台需要很多人来开发,需要更多人来使用。在这个方面,Twitter做得并不是很好。 Q:在你的观察中,Facebook在建立开放平台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我想,也许是利益的分配。在开放之初,如何把自己的既得利益转化为分享的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就比较棘手。 Q:前不久,Facebook关闭了经营四个月的团购业务,这是否意味着平台是有边界的? A:Facebook在自己的开放平台中,应该保持自主开发应用的数量最小化。在理想的状态下,他们一个应用都不要做。团购业务是一个重资产的业务。Groupon现在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它的员工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Facebook。作为一个轻资产的公司,从一开始从事这个业务,我就不看好。 Q:Facebook的开放之路,对其他企业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开放是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A:我认为Facebook的开放其实是把自己的转化角色扮演得很好。选择开放还是不开放,是与商业利益有关的。比如,Google说自己开放,那么搜索引擎业务的技术算法,他们是不会开放的。商业公司必将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 越是开放的平台越能把个人潜能发挥出来。总的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更多的公司不得不开放,以获得成功。 目前,由于掌握的媒体工具很多,个体力量的崛起,一间公司希望自己的市场策略取得成功,首先就是要开放,因为他们的消费者希望他们这样做。在开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开放。 安卓简史 回溯安卓的历史,开放贯穿始终。 2011年8月15日,谷歌公司和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Mobility)联合宣布,谷歌将以每股40美元,共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谷歌,这家被称为“信仰开放”的公司,收购摩托罗拉,缓解专利危机,谋求安卓(Android)产业链更长远的发展。但此举同时会伤害安卓的合作伙伴,尤其是HTC和三星,不利于安卓的未来,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明白。 回溯安卓的历史,开放贯穿始终。2005年7月,谷歌收购了由AndyRubin等人创立的一家小公司,这个基于Linux内核的手机操作系统就是后来的安卓系统。彼时,这家搜索引擎巨头公司中几乎没人对这笔交易抱有很高期望。因为,谷歌同时还收购了YouTube和DoubleClick。 不过,几乎所有人都记得,早在2002年的春天,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就会时不时掏出一款炫目的智能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上网。 这款手机就是Sidekick。这款被硅谷极客们热捧的肥皂形状的智能手机是AndyRubin发明的。它比主要用来收发邮件的黑莓手机更加灵活,是对互联网、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和其他个人电脑设备进行整合的首批智能手机之一。 除此之外,很少有人知道安卓到底是做什么的,这家公司在2005年2007年都处于隐形模式,基本上是公司内部的一个秘密项目。 安卓的任务目标是:为智能手机创建一个现代化的操作系统,该系统能够支持强大的互联网应用程序并且能够攻破无线通信商垄断的堡垒,而无线通信商最终表示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和下载安装应用程序。 安卓进入谷歌后,AndyRubin成为18位副总裁之一,负责领导安卓开发。时至2007年,AndyRubin已拥有约100位工程师为安卓服务,他也开始与合作伙伴协商开发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机。 加利福尼亚州谷歌园区中的44号楼是安卓团队的家,谷歌大楼前面立了各种甜点的雕像,安卓团队用这些美味甜品来命名不同版本的安卓系统—纸杯蛋糕、指形小饼、甜甜圈等。公司为安卓团队提供了更宽敞和高档的大楼,但AndyRubin希望仍保持创业公司的心态,为了吸引员工周末到办公室加班,AndyRubin推出了“培根星期日”。 除了主要的工程师和几位高管之外,安卓实验室禁止其他人进入,安卓系统在这里含着金钥匙出生。除了有谷歌这样一家巨型公司为靠山,安卓系统还有开放手机联盟OHA(OpenHandsetAlliance)的背书,该联盟涵盖了中国移动、T-Mobile、Sprint等移动运营商,也包括HTC、摩托罗拉、三星等手机制造商,同时还有以谷歌为代表的手机软件商,以Inter、Nvidia为标志的底层硬件厂商。 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安卓到来的时机再好不过了。和那些把平台源代码死死攥在手里的竞争对手们相比,安卓的开放难能可贵。比如,尽管iPhone风行全球,但苹果公司以外的任何手机制造商无权使用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 谷歌从最初就决定向应用程序制造商提供安卓系统和软件开发包(SDK),它认为促进手机搜索有关广告的销售将远远超过这项投资。 安卓在谷歌内部获得了空前成功,尽管开源平台不会带来任何直接收入。“这不是慈善事业。”谷歌前高管乔纳森?罗森博格(JonathanRosenberg)在2010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 摩托罗拉移动的首席执行官桑贾伊?杰哈(SanjayJha)是安卓系统最坚定的拥护者,他舍弃了摩托罗拉所有其他的智能手机平台,转而采用Rubin的软件。2007年,安卓面临困境,曾经达成协议生产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机的LG临时退出了合作。AndyRubin不得不转向彼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企业HTC,后者当时正在为微软代工手机。 很快,通信运营商T-Mobile与安卓手机达成了协议,前者将为安卓智能手机提供无线通信协议。与此同时,高通(Qualcomm)将为这款智能手机提供微处理器。在这之后,iPhone强劲的销售势头促使各大手机生产厂商在自主设计操作系统努力失败之后,开始争先恐后地转向安卓操作系统的阵营。 2008年秋天,第一款Android手机G1上市,然而外界对其评价并不好。尽管如此,G1依然吸引到硬件设备生产商以及运营商的关注,他们开始与AndyRubin频繁接触。有人形容44号楼成为了移动产品CEO的朝圣之地,甚至有的公司CEO会在楼道里巧遇到自己竞争公司的CEO。 2009年夏天,时任Verizon无线的CEO洛威尔?麦克亚当(LowellMcAdam)造访了44号楼,进一步强化了安卓的实力。当年秋天,摩托罗拉和Verizon无线进行了新一轮的合作,推出了Droi智能手机,并且由Verizon无线展开了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该手机以及其后续产品都极大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 AndyRubin对媒体最常讲述的便是安卓开放的故事、对AdobeFlash的支持、对谷歌浏览器Chrome的支持,他的演讲甚至常常以“开放必胜”作为标题。他坚信安卓平台正在起飞,因为它开放给很多制作不同架构的制造商,“这是很多人的游戏,当你有多个OEM厂商在多个产品类别里制作多个产品的时候,一切只是时间问题。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安卓手机的销售会在全球范围内超过iPhone和RIM,不过我坚信它终会到来,开放总是会笑到最后”。 AndyRubin本人亲自参与了8月15日谷歌对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收购活动,这是否意味着他的个人职业生涯登上了又一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