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后记:开源软件的守望者与践行者—郑忠源 按照访谈约定的时间,中科红旗副总裁郑忠源如约而至,身后跟着其公司的另外两位同事,一位导师领了两个学生的画面就这样跃然眼前。作为国内早期进入开源软件领域的人之一,中科红旗副总裁郑忠源是开源领域的一名守望者与践行者。 1998年在中科院获取博士学位后,郑忠源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开源软件。对于当初Sun工作站巨大耗资的取代使得开源软件在郑忠源的心中有了这样的印象,物美价廉,而这样的物美价廉背后有着庞大的社区作为支撑,以郑忠源的话来说,社区是开源软件的根。 开源社区事实上并无国界之分,然而在国际社区中,贡献出开源代码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显得微乎其微。关于开源社区的中国力量这一话题便由此而来,这也是中国开源软件公司取得国际竞争地位的基石。 2009年年初,中科红旗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为的是开发出更为超前与更为开发的产品,郑忠源便是研究院的直接分管人。郑忠源强调其在技术上的超前性与在开发模式上的开放性,这与开源社区有了很自然的关联。 让社区与开发者与企业间形成良性互动,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不停追问,是什么原因让国内的社区成了个个孤岛,而让社区的本质,开源项目的福地流于表面。郑忠源给出的答案是开发者人才的缺乏,这其中有语言能力、技术能力的因素,还有国内开源环境的因素。在国际社区间,有太多关于中国开源力量不公开源代码的指责与质疑,郑忠源认为,这是一个误解,而这个误解的背后便是,亟待成长起来的开发者队伍。 IDC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Linux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为23.6%,远远超过其他平台的增长,正当全球陷入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时,开源软件仍有这样的利好消息。从增速上来看,开源软件的空间大,而需要做的工作也更多。在这个过程中,打造自身的开发者力量,让软件工程师们参与国际社区并赢得话语权显得更加迫切。毕竟开源社区是其幕后支持者的一个缩影,关于其在国际开源领域的地位与发展都能从中感觉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