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绝不等于免费,对企业来说开源并不是一件多么高尚的事情,因为开源也是一种商业模式,企业生存的根本就是盈利。饿着肚子闹革命长不了。不能实现赢利的企业是无法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开源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却依然没能异军突起,没能造成对微软的强势攻击,根本原因就在于商业模式的问题。既然是开放源码,对于用户来说,就产生了一个认知:“它本来就没有什么成本,不应该收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另一业者也可使用这个开放的源码,那么进入市场的障碍非常小,这样就会间接的压低价格,让投入的人赚不到钱。这个商业模式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开放源码前途渺茫。 IT168《探索中国商业化开源企业成功之路》围绕商业模式展开探讨。开源软件到底赚不赚钱?该怎么赚钱?当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的?本次调查走访的第六站:北京恩信创业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开源和闭源已经讨论过数年了,其实大家都知道开源的优点。我想问的是,既然开源有这么多优点,那么目前为止选择开源的厂商或者企业为什么并不多?你认为其他厂商不开源的理由是什么? 刘有涛:咱们国家领导层特别鼓励搞开源,特别鼓励原创型的开源。但只要开始开源就要阵痛,折腾,连续3年4年,可能没有收入,一般的公司是受不了的。再者,这种模式本身来讲,我倒不是愤青,中国人创新意识就是差。中国人一般就是愿意跟着别人。一看这个行,就一窝蜂全上去了,但是不明朗的时候,就很少人敢去做这个事。 套用开源联盟领导的话,国内一些企业不开源有三个原因: 一、不适合开源 什么叫不适合开源呢?软件公司做这个产品,一开源程序,就几万代码,或10万代码,一个月以后全都搞明白了。马上就给你做,因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很糟糕。马上做,你告也没用,人家已经开始赚钱了。这就是这产品不适合做开源。 二、不能开源 这需要看企业结构,比如:这个企业是上市公司,好几千人,他开源了,开源了一开始就有那么个阵痛的局面,别说是三四年没收入,有些公司三月没收入,他们就受不了,我估计有些公司,一些上市公司,你说你宣布开源,我估计,第二天,市长市委书记就得找你谈心。你开源,有些员工就没工作,没饭碗了。那还了得! 三、不敢开源 这是种极端的情况,就是不敢开源。什么是不敢开源?没有自己的技术也就是说他们的代码就是拿国外什么公司的,他要是敢开源,放到网上去,现在的网友,你别看写软件不行,辨别软件真假的能力确是个顶个的强。比如之前麒麟系统不是曾经被暴露抄袭么?网友还用准确的数字,举证重合率90%? 所以当时开源联盟的领导说这三个原因:国内不适合开源,不能开源,不敢开源,这样一点点聚焦,能做开源的,真的是很少。 所以开源,确实是一种风险,因为开源本身是一个新的东西,同时在老百姓,在客户脑海里,开源,有些人甚至还就误认为是雷锋,一开始很多人指责我,你们服务也应该是免费。你跟他们辩论去?没有意义。所以对我们来讲,这三点都不存在。我们就很适合做开源。我们恩信有500多万行代码,有些人不信邪,他们搞半年,搞一年。不一定能弄明白。 记者:我注意到你刚才说恩信ERP有500多万行代码,对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很庞大的代码量。可是,对你们的竞争对手来说,我指的是成规模的企业,他们不一样,他们属于集团军作战。对手熟知你的代码,在竞争的过程中,你处在明,他处在暗,会不会让你们很被动? . 刘有涛:其实我们要防的不是成规模的公司,成规模的公司他们敢吗?要是敢,那我不用开源,我下半生也有饭吃了。因为我可以起诉他。越是这种巨无霸的公司,他们对产权的保护越敏感,即使能看明白,即使借鉴,那些所谓的法律边缘,他不敢去碰的,这是一方面。 再有就是,对个人来看很容易,对于别的公司来说,他没有我的文档,没有我们的支持。因为最后看这个软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身上。可能也是落实到几个人上。可能不同小组,而且,可能他们也在日夜兼程地在开发自己的产品,所以这块,通过2年的实践,这块不是我们很担心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有些防御的方法。就是玩命的升级这个产品。所以我们每年要有两次很大的升级,一种跑的快的方法。 这样的话,一些非常有名的公司,我们对他很放心,他们不会盗取我们的。他们对知识产权很小心。但是小的公司他们盗了他们也没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成不了气候。 记者:就像你刚说的,预防的手段是你们玩命的升级,那样客户会不会抱怨,升级太快,东西还没用一两个星期,又更新了?时间都花在更新上了? 刘有涛:没那么夸张,大规模半年一次,就像windows,或者很多软件也经常更新,一开始也确实有这个问题,有的用户抱怨,一升级就要做数据迁移,但现在我们这个版本有自动更新的程序了。 更新的时候,原来的数据就自动的平滑移植到新的系统。所以随着我们的地位越来越稳的话,我们可能把升级的节奏放慢到一年一次。不排除两年一次。 记者:你怎么去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有人提到一个观点,要将开源和闭源结合,这样去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从外界的来看,既开源又闭源的话,会不会不地道? 刘有涛:这个看他用的是什么协议。比方说,做Linux的,实际上是不允许混源的,它走的是GPLV,GPLV就是“病毒性传播”,只要你用了我的,你写的必然也是GPLV,也得是开源的,我们现在用的也是GPLV2。 GPLV2这是对早期真正做开源的企业是保护的。比方说,我这是开源的,你拿过去,写了一点东西,你说你是商业的,我一分钱也没有赚到,但是你就赚钱了。这种情况GPLV2是不允许的,是非法的。但Apache这个协议就比较宽松,就允许这样,主要还是看开发产品的的原型是走什么协议的。 记者:就像开始你说的,开源后,因为原代码很容易获得,现在很多人盗用你们的产品,替换下LOGO和版权信息就变成自己的产品去用,这种事情,激化到用法律去解决了么? 刘有涛:其实现在我就在网上能搜到一家。具体那家我就不说明了,我们一直就在关注它,看看他能折腾到多大。我们现在刚开始做开源,无法花太多精力去打假,我觉得不划算。但我们现在的危险区还没有过去。 我们需要成长,需要盈利,需要商业模式,而且我坚信他们成不了气候。说服自己别眼红,总有人不劳而获的,在你身上揩点油。 实际上这种事情永远无法避免。闭源他也还有盗版的。但是他不会影响你大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