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悖论 与模块手机本身一样,“选择”似乎是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当面临选择时,如果规划不当,或者呈现方式不当,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人们面临选择时往往很有压力,经常会不知所措。” 为了解决这种选择悖论,Project Ara团队开发了一种预装在设备上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社交体验。通过所谓的“朋友模式”,用户便可将自己的手机配置告知好友,让对方克隆自己的配置。他们还在研究一种无创生物扫描仪,可以对用户的瞳孔放大和流汗情况进行测量,以确定用户是否因为面临选择而感到紧张。不过,这套系统似乎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 谷歌还将设立零售店来销售手机模块,以及3D打印的塑料外壳。然而,谷歌不会销售亲自销售模块,而是会将这项工作交给硬件合作伙伴。倘若Project Ara获得成功,谷歌就将拥有一项足以匹敌——甚至超越——Android的业务。 但更重要的是,Project Ara还会在整个移动行业引发连锁反应。他们的目标之一是让整个硬件生态系统更加民主,更加开放,甚至彻底抛弃OEM厂商这一环节,以便让零部件开发者直接与消费者对接。 当摄像头公司或电池公司想要进军智能手机时,必须要同时说服工厂和智能手机公司。但如果能够直接卖给消费者,那么Project Ara就可以彻底抛弃富士康和和硕等大型代工企业,甚至连三星和HTC这样的Android手机厂商都会因此消失。“我们希望将决策权交给用户,不再让零部件开发者通过OEM来实现这一目标。”埃雷蒙科说。 毫无疑问,Project Ara的确是个野心勃勃的项目。通常而言,一个项目从研发到推向市场,都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而且要花费数年时间。而ATAP却只有3名谷歌全职员工,外加为数不多的合同工,还有一些为其供应关键零部件的外部厂商。他们试图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划,这么短的时限与这个项目本身一样疯狂。 “有时间压力的创新是高品质的创新。”埃雷蒙科说,“这通常可以绕过繁文缛节,绕过犹豫不决,增强决策能力。不仅如此,规避风险的倾向也会因此消失。” Project Ara无疑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所有的零部件必须相互配合,而且要实现数据互通,所有的效果都必须达成预期。而且还要确保所有的模块都能生产出来,但这显然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使一切都实现,可能仍然不足以吸引所有人,毕竟,它可能令人困惑,可能体积偏大。然而,尽管可能存在种种不足,它仍将成为手机市场几年之内最令人期待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