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的号角:那些著名的开源软件 从一开始,开源就以曲高和寡的姿态出现。和席卷消费市场的闭源商业软件相比,开源软件和开源项目一直以更深层的支点推动世界前进。当然,并非说开源软件就没有商业化,但开源总免不了和“自由”二字站在统一队列。和闭源商业软件相比,开源软件更像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利润只是用以维持生计而非人生追求。
理想主义者的坚持往往能令人肃然起敬。在闭源商业软件赚的盘满钵满的80、90年代,大型开源项目GNU计划在1983.年面世,随之诞生的还有影响力最大的开源许可证GPL;Linux则在1991年诞生,和GUN结合后成为了史上第一款完全自由开源的操作系统;1993年红帽组织的前身ACC成立,人们知道原来开源也能自食其力甚至年年有余。千禧年后,开源项目进一步蓬勃发展,在Google的运营下,Chrome和安卓甚至成为了消费市场的顶梁柱。自由给开源灌注了动力,理想在物欲横流的海洋中劈波斩浪扬帆起航。 现在世界上有哪些开源软件正在深切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Linux
说起开源软件,Linux是第一个逃不掉的了。GNU为Linux注入了活力,GPL则为Linux竖起了保护伞,Linux得以将自身的优秀发挥得淋漓尽致。看看每天和宇宙法则打交道的超级计算机们的灵魂,看看支撑起了信息时代的遍布世界的服务器群落,说Linux在为人类的未来斩荆披棘毫不为过。如果你觉得这些太过遥远,环视一周,相信你会发现地球已被使用Linux内核的安卓占领了大部。 安卓
这是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十数年前,开放的Windows击败了封闭的Mac;现在,更加开放的拥有自家开源项目AOSP的安卓正在以比Mac更加封闭的iOS为对象,重演昔日的故事。iOS立足仍然稳固,但满场飞奔的安卓,让触屏风暴席卷了世界。 Chrome
嗯,严格来说,应该是Chromium而不是Chrome,具体区别可以点此查看说明。按照习惯,权且就叫Chrome吧。Chrome有什么本事?如果你生活在国外,就能够亲眼目睹IE帝国因为Chrome而分崩离析的惨烈场景。即使你生活在中国,靠Chrome养肥的N多个“双核/极速浏览器”,不也在述说Chrome的伟大么? Webkit
对浏览器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这个名字,Webkit影响力之大,几乎撑起了当今的互联网标准的半边天。Webkit老爸是KDE开源项目,但背后的大奶妈才是关键——Webkit是苹果Safari项目的一部分,兴旺发达离不得苹果。Webkit很大程度上框定了未来浏览器的设计思路,Chromium拥有浓重的Webkit血统,连最有个性、最富创造力的Opera,最新版也使用了Webkit核心。 eMule
eMule这个词大家也许比较陌生,但说到“电驴”,可能大家就明白了。eMule在中国以“VeryCD电驴”的形象为大家所熟知,一度让VeryCD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资源集散地,当然这个形象充满争议,这里限于篇幅就不提了。eMule的最大功劳无疑是普及了eD2k,看看塞满你硬盘的小电影,在寂寞的晚上别忘了感谢伟大的eMule哦。 这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开源软件及项目,实际上开源的化身远不止这几样,还有7-zip啦,Firefox啦,各种BSD啦等等。闭源商业软件的海洋已经覆盖IT业界十数年,但仍有未被淹没的高地。大陆架上的列列岛弧,如珍珠璀璨,少了它们,想必世界会黯然失色好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