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在用户体验上、在创造新的产品类上、在产品满足用户潜在需求上,Google做得不好,因为所有这些事都是靠直觉引导的,它难以提前证明,难以预先判断对错。 就算Google有一些很有品味很有远见的人,他们也难以付之行动,因为他们的创意无法通过科学式的评估,Google正是基于科学来决策的。 正因如此,当Google与富有远见的企业竞争时,它会处在不利位置。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Google与苹果的竞争。苹果推出新产品类的速度更快,Google只能追随、执行。只要苹果不断提高门槛,Google就不得不沦为追随者。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乔布斯走了之后,苹果能继续提高门槛吗?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在Google制定决策时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由布林领导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Google挑选了少数有长远目标的产品,它们不必用逻辑来验证,只是看起来可能,如果成功能造成大影响。对于一家分析式的企业来说,将一些愿景植入业务是符合逻辑的。 现在还无法知道的是,Google能在这些特定项目中采用更小的直觉吗?要知道,从开发到成为新产品类先驱,当中的直觉是必不可少的。 iPod不只是一个好创意,它是一系列明智决策的结果,比如设计、软件、商店、生态系统。它们完美匹配,打造一个出色的音乐管理系统。 Google能做同样明智的事吗?比如Glass?或者Glass只会成为一个科技玩具? 现在难以回答。 总结:Google应该改变吗?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缺点。成功之处往往也会造成盲点和软胁。Google的长处很好的匹配核心搜索业务。互联网如此之大,你必须用一些算法来组织它,它需要大量的逻辑性实验,不断调整搜索结果,然后围绕搜索提供广告。 对于投资者来说,问题在于何时Google的搜索与广告空间被开发完毕。到时,企业要维持增长,就需要其它巨额利润源。在它分析的业务里,能找到这样的金矿吗?实验文化能诞生这样的金矿吗?或者,它能调整自己的文化,以响应其它市场的需求吗? 到目前为止没有保证。在免费技术上Google干得不错(比如Android),但从中赚到大钱就不行了。Google的产品实验有许多失败,也诞生了少数流行服务,但谈到赚钱就表现不好了。实际上,金融分析师会说有两个Google,一个是搜索引擎公司,赚了所有利润;一个是其它Google,花掉一部分利润。 Google应该改变文化,在其它市场获得更好机会,说说当然容易,但放在现实世界中,改变文化的实验往往失败收场。最终,你会破坏之前成功的基础,却没有过渡到新的成功文化中。由此来看,我担心摩托罗拉收购交易也是一个风险,因为它给Google带来大量员工,这些人经受了非常不同的、著名的机能失调文化熏陶。 目前,这家搜索企业仍然强劲,我不觉得它会对运作方式进行大手术。在不得不调整之前企业将会保持原样。在变化发生之前,Google可能仍然会是一家科学管理的企业,对手会通过远见、公共沟通、产品管理不断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