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测试报告:旗舰手机GPU相当于06年中高端电脑显卡

2013-4-9 11:29| 发布者: 红黑魂| 查看: 1636| 评论: 0|来自: 腾讯数码

摘要:   在过去的几天中,我对几款出色的性能测试、跑分软件进行了深入地体验。它们分别是 Futuremark公司的3D Mark以及Kishonti公司的GL Benchmark和DX Benchmark。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跑分软件都将出现在Android、iOS、 ...

  在过去的几天中,我对几款出色的性能测试、跑分软件进行了深入地体验。它们分别是 Futuremark公司的3D Mark以及Kishonti公司的GL Benchmark和DX Benchmark。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跑分软件都将出现在Android、iOS、Windows RT以及Windows 8这四个平台上,也就是说,过去,我们很难把手机的性能表现和电脑进行比较,现在,我们终于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不同平台的硬件设备进行对比测试了。



  不管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台式一体机,计算机的世界正在沿着一条“聚合”的道路突飞猛进地发展,而像Futuremark 3D Mark、GL Benchmark、DX Benchmark这样的跨平台跑分软件的出现,正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种“聚合”如今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手机在便携的同时,运算性能和图形处理能力突飞 猛进,但它们真的可以充当一部小型的迷你电脑了吗?笔记本电脑在便携性和性能上更加均衡,但它们的处理器功耗可以降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那样的水平吗?这 些问题,我们或许将在以上的三款跨平台性能测试软件中找到一些答案。


  因此,今天我们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把不同的智能手机拿出来进行跑分比 较,也不会在不同的平板电脑之间进行对比测试。有了Futuremark 3D Mark、GL Benchmark、DX Benchmark这些跨平台性能测试软件的帮助,我们希望更加大胆一点,更加充满想象力一些——我们将试图揭秘现在的智能手机和电脑相比,究竟处于一个 什么样的水平。


  在CPU处理器这个层面,其实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实际测试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在2008年的时候,我(Anand Lal Shimpi)曾经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调研得出过这样的结论,那就是英特尔的1.6GHz单核凌动(Atom)移动处理器的性能表现相当于2003年英特 尔推出的迅驰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中的1.2GHz的奔腾(Pentium)M的级别,换句话说,2008年一部搭载英特尔Atom凌动处理器的移动设备的性 能相当于2003年一部搭载英特尔迅驰处理器的中低端笔记本电脑。如果工作频率更高或是采用了双核的设计,或许它还可以抵得上2004年的笔记本电脑。鉴 于大部分基于ARM架构的移动处理器表现都会比英特尔凌动移动处理器稍微逊色一些,因此,我们可以预估出,现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处理器的平均性能, 和2003年至2005年的笔记本电脑差不多是一致的。


  实话说这已经非常不错了。那么在图形处理能力方面,和电脑相比,移动产品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这才是我们今天对比测试的重点。


选择电脑显卡:


  为 了寻找最终的答案,我必须搭建出一套靠谱的测试平台,为此,我把压箱底的那些过时的电脑显卡和其他电脑硬件又都翻出来了。首先我需要一套支持PCIe的硬 件设备,以便于让整个架构测试起来更为方便。其次,我还需要若干块支持DirectX 9标准的显卡,因此,那些早于2004年的产品被自动从我的选择清单上清理出来了,这也让我对于电脑显卡的选择范围锁定在了2004年至2007年之间。


  要知道我并不会把过去所有测试过的产品都保留下来,但是对于那些我认为或许可以在将来的工作中再次用到的东西,我都把它们收藏了起来。不过,谁又能想到当它们又一次地派上用场时,竟然是要和手机的图形处理器进行对决。


  最 终,我选择了过去的五款电脑显卡来和现在的智能手机进行对比测试,它们都是来自NVIDIA GeForce家族的产品,问世时间横跨2004年至2007年。这五款显卡分别是:NVIDIA GeForce 8500GT(2007年)、NVIDIA GeForce 7900GTX(2006年)、NVIDIA GeForce 7900GS(2006年)、NVIDIA GeForce 7800 GT(2005年)以及NVIDIA GeForce 6600(2004年)。



  我 原本希望GeForce 6600 GT也可以加入到本次的跨界对比测试中,无奈的是,所有适合本次测试环境的PCIe 6600 GT显卡都被我处理掉了,唯一的一块AGP 6600 GT又不太合适,因为它毕竟和另一边的微软Surface Pro不在同一个水平上,而且差距太大。所以,最终我还是不得已选择了一块低配版的GeForce 6600 Vanilla显卡。这块显卡由于采用了最早的第一代DDR显存,加上核心工作频率及带宽都有缩水,因此在性能上有非常大的损失。基础版的GeForce 6600的核心频率只有300MHz,和GT版的500MHz的工作频率相比,缩水了40%。


  不过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是,基础版的 GeForce 6600的性能表现和同级别竞争对手ATI Radeon 9700 Pro非常相似,ATI Radeon 9700 Pro的顶点渲染管线比NVIDIA GeForce 6600多了一个,而325MHz的核心工作频率也比GeForce 6600的300MHz高出来一些。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ATI Radeon 9700 Pro是因为它具备更高的带宽,而这次的跨平台跑分测试在带宽这个指标上又有着严格的限制,我们不想让无止境的带宽堆叠来干扰我们的视线。



  选 择NVIDIA GeForce 7800GT、GeForce 7900GS以及GeForce 7900GTX进入本次的跨界对比清单,是因为我们想展现一下单纯地增加渲染处理单元和显存带宽对于显卡性能的影响。这三款显卡和NVIDIA GeForce 6600相比,其实是没有本质上的进化的,设计者并未对它们进行什么革命性的改进,它们比GeForce 6600性能更强,纯粹是因为个别硬件参数的提升。


  而NVIDIA GeForce 7800 GT的入选,也直接导致GeForce 6800 Ultra没有进入最终的对比测试中来,因为前者的性能提升非常显著,而价格却更为公道一些。综合性价比因素考虑,回到2004年、2005年的时 候,NVIDIA GeForce 7800 GT这款显卡比GeForce 6800 Ultra更值得拥有,在这场跨界对比测试中,也更加值得重视。


  NVIDIA GeForce 8500 GT是本次对比测试入选的电脑显卡中唯一的一个NVIDIA G8x架构家族成员。从NVIDIA G80架构开始,NVIDIA G8x架构家族更加专注于像素渲染和顶点渲染硬件。进入G8x架构时代,NVIDIA开始将像素渲染单元顶点渲染单元有效地整合成为一体,可以同时处理像 素渲染任务和顶点渲染任务,这和NVIDIA现在的Tegra高端移动处理器的做法很像。尽管在大多数游戏中,NVIDIA GeForce 8500 GT得表现并不比GeForce 7900 GTX好到哪里去,但是毕竟其设计架构和自己的移动处理器趋于统一,比G7x架构家族更接近现在的设计工艺,所以在我们的这次电脑、手机平板跨界对比中, 这款产品还是有必要拿出来看一看的。


  你也许会一下子就发现,在我们这次选择的五款电脑显卡中,竟然没有一款ATI的产品,是不是多少有些奇 怪?我真的很努力地去尝试将它们当中的一款加进来,可惜都失败了。我先是瞄准了ATI Radeon X800和Radeon X1650 Pro,可是它们竟然连3D Mark的第一关图形测试都过不去,在DX Benchmark上的T-Rex HD测试也没法完整地进行下去。或许是这两块显卡在硬件驱动程序上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就是,我找不到一台基于AMD芯片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最接近的 就是AMD Brazos E-350处理器了,这款处理器采用了AMD的40纳米制程的APU,集成了双核Bobcat CPU和Radeon HD 6310的图形处理器,但是它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款的平板电脑上。


选择配套的CPU处理器:


  我 很高兴我能够把这些压箱底的老款电脑显卡拿出来重新利用,至少我把储物箱又腾出了一些空间来。不过还未高兴太久,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我要为这些显卡配什 么样的CPU处理器才能满足这次跨界对比测试的需求呢?为它们搭配过于强大的CPU,将会无形中连带增强这些显卡的性能表现,那么这次跨界对比测试将因为 有失公平而失去意义。


  因此我决定寻找一款性能和微软Surface Pro平板电脑所采用的英特尔酷睿i5-3317U处理器在同一水平上的产品,也就是说,这款CPU应该同样采用双核Ivy Bridge架构并且支持4个超线程,单核Turbo加速工作频率在2.6GHz、双核工作频率在2.4GHz左右。最终我找到了一款台式电脑用的酷睿 i3 2100处理器,强行将它的工作频率设定在2.4GHz,并且禁用了它的Turbo加速功能。要知道这些入门级别的电脑处理器大多数时间都在Turbo加 速中度过了,除非你把它放在那不给它什么处理任务。


  为了证实我对CPU处理器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先在这个测试平台上跑了一遍3D Mark物理测试,看看最终的性能输出和微软的Surface Pro平板电脑有多接近。由于物理测试环节是多线程的,并且和CPU的表现有相当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显卡的搭配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也正合我意,毕 竟我是为了看看CPU处理器选得合不合适。


  最终的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几款不同显卡搭配酷睿i3 2100处理器的物理测试环节得分都和Surface Pro平板电脑十分接近,只有在测试NVIDIA GeForce 8500 GT的时候这个成绩稍微高得多了一些(7%左右)。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