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电视 Facebook与细分领域的领先者们合作(如音乐),在电影上面可以看到同样的策略:它与Netflix达成了合作协议,允许Facebook Connect访问电影流媒体服务。可惜的是,这只适用于美国境外(《1988视频隐私权保护法案》禁止视频租赁公司公开用户的身份信息)。Netflix已在力促修正该法案,但目前该服务仍无法向其最大的市场提供。这一麻烦暴露了Facebook年轻的生态系统里颇为脆弱的支柱:一味依赖其它公司提供内容,不可避免地会让这个社交网络的服务受制于外在力量。如果Spotify或Netflix被Google吞掉,会是什么情况?假如某个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真的被Facebook的直接竞争对手吞并的话,Facebook又将如何应对?Facebook在不远的未来就必须要回答这些问题。 和内容一样,内容提供商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在Apple TV, Google TV, Xbox 360, PS3, 甚至在 Kindle Fire上你都能看到Netflix的身影。如果你想把最新的影视内容在HDTV上面播放的话,名单上的Xbox 360和PS3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了。Xbox 360上的Zune Video Marketplace不久前与Comcast Xfinity On Demand, HBO Go和MLB.tv达成合作,让第三方内容提供商阵容不断壮大。索尼的PS3则与Hulu Plus, Vudu以及其它第三方内容提供商合作,与Xbox 360抗衡,它还同时支持Amazon Instant Video的流媒体服务。你如果再把索尼自己的Video Unlimited电影租赁和购买服务算进来,你就有数不过来的内容提供商了。 在电影和电视的流媒体服务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这个市场非常分裂,没有任何一个服务能够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而这并不难理解——每家公司都有许许多多的版权所有者要安抚,这样流媒体和下载服务才有存在的可能。Google在Google TV上面临的困难就是一个颇有教育意义的例子:内容提供商“主动地”远离Google的机顶盒。同样,苹果在Apple TV上的表现也不如人意,只拉拢了MLB, NBA和NHL等电视台,于是只能高度依赖iTunes store来满足人们的多媒体需求。 视频点播服务发展到像音乐服务那样的成熟度还要些时日,在那之前,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服务提供商(而他们所提供的许多内容都是重合的)、让人眼花缭乱的价格方案和订阅选择、以及许多国际的不一致性。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提供了真正协调而全面的视频点播服务。 阅读 很显然,Amazon已经成为最大的电子与纸质书店。Amazon的自动同步系统可以让你的阅读进度在多种不同设备之间同步,而电子书阅读器已经成为其卖的最火的一个业务。索尼的系列阅读器产品在日本本土表现不错,但是与Kindle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其打造的生态系统相比,索尼完全无法与之进行竞争。如果阅读是你的焦点,那么Amazon确实完全可以满足你几乎任何需求。免费的Kindle应用支持PC、Mac、Android、iOS、Windows Phone以及黑莓几乎所有平台设备,同时它还针对iPad和Android平板电脑做了特殊优化。如果以上这些设备都出了问题,别担心,它还有云端的Kindle阅读器,允许你通过网页来阅读。 Amazon以卖书起家并且到如今势头依然强劲 苹果与Google的电子书商店将是挑战Amazon霸权最大的一个竞争对手,但是二者都无没能提供类似Kindle那样为各种设备都量身定制的相同用户体验。随着慢慢发展,苹果很可能在电子杂志和报纸订阅方面拥有较大优势,特别是通过其电子书报发布平台。整个出版业正在努力寻找电子期刊盈利的道路,而苹果的iPad平板电脑看起来是驱动其发展最好的设备。iPad高效的性能、火爆的流行度以及最新的视网膜屏幕将是人们通过其平台购买书刊报纸最好的驱动因素。然而对于苹果来说,其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是其电子书报发布平台不会出现在其竞争对手的设备和平台上。因此你在的平台和设备的选择余地将非常有限,你只能选择苹果的设备来消费这些富媒体内容。 Google号称拥有最大的电子书籍库,大约在300万册左右,但是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终端设备来驱动用户适应自己的平台。尽管Android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智能手机供消费者选择,但是到目前为止,它既没有一款电池寿命可以长达1个月的E-Ink阅读器,也没有类似iPad那样界面非常出色的彩色屏幕平板电脑。尽管Android系统催生了平板的发展,但是相对于苹果的iPad和Amazon的Kindle Fire,Google在终端设备这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软阅读器 微软和Facebook都没有针对电子阅读市场的直接战略。微软曾经尝试过,推出了自己的微软阅读项目,但是在去年8月底自己关闭了这个项目。而对于Facebook来说,由于公司还太过于年轻,目前的主要精力将放在音乐与视频内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