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2009年,市场刚刚被iPhone占据,谷歌的Android系统尚在襁褓之中,而传统PDA巨头Palm公司凭借老旧的设备显然不是苹果的对手,如何抢占市场?开发一种全新的触摸系统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Palm这么想,也确实这么做了。
接下来的一切就很好确定了——Linux语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手机、要在某些方面超越看似强大的iPhone(例如多任务)。思路定下来,webOS手 机出来就顺理成章了。在2009年9月份,第一部webOS手机Palm Pre横空出世,被誉为iPhone杀手的滑盖手机。
然而因为Palm自身宣传的不力和Palm Pre产品本身的问题,第一款webOS手机在推出之后市场反响并不是很好,很快就败给了谷歌的Android系统,后者在短短时间内迅速挤掉了其他智能 操作系统,并开始和iOS分庭抗礼。而webOS,开始了游离于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格局之外,并默默发展的局外之人。 随后的故事很多人都比较熟悉:Palm在2010年4年被惠普公司收购,而后惠普陆续推出了几款webOS设备,包括Pre2,小巧的Veer 4G,以及Pre 3,甚至借助于webOS系统,惠普也开始进军平板电脑市场。但消费者并没有买帐,惠普的webOS设备依然得不到大众的青睐。2011年8月份是惨痛的 一天,惠普宣布放弃webOS硬件业务。webOS开始在生死边缘游离徘徊。就在前些天,惠普宣布webOS将会开放源代码,这也基本是为贴着惠普 Logo的webOS设备关上了大门。 国内现状: 国内的webOS使用者大多数粘度比较高,因为他们是从Palm手机一路跟随过来的。他们不但在使用上追随webOS系统,甚至还有很多国内的开发者在 webOS开发的道路上贡献了很多,甚至QQ、新浪微博等本土化的应用都是他们在做,也正是他们的出现,让webOS在中国扩大影响力的障碍有所减小,不 过总体来说,webOS是很小众的存在,很多用户甚至都不知道这个系统的存在。 世界现状: 不用去看份额,不用去调研数据,仅仅看看惠普公司的一些做法我们就能够知道webOS有多么小众了。国外用户更多的是一些Linux社区的发烧友在支持着 webOS。尽管平板电脑TouchPad销量不错,但它更多是依靠价格的下降来吸引用户,webOS系统本身和Android及iOS相比,号召力已经 很小很小。
代表机型: 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新的最具代表性质的机型是Pre3。HP Pre3的硬件配置在webOS设备中可谓最强,而且在做工方面相比旧款机型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小众也造就了价格低,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Pre3在 小波人群中的知名度提升,因此选取HP Pre3作为代表机型比较恰当。
代表机型:HP Pre3 秒杀一切的多任务: Android4.0的新多任务方式让人称赞,但这其实是借鉴了webOS的卡片式多任务加手势操作的优点,有多么优秀?相信尝试过之后你就会有所了解。下面的截图已经可以比较直观地展现这种多任务的直观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