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lus通过所谓“应用商店”将各种应用重新打包,去掉他们自己的界面,变成腾讯整齐划一的入口。你可以说这是为了用户体验,但就连gmail腾讯都想自己做个iframe又是什么动机呢?
还是这张图,gmail的iframe被抓了现行
想想看,当所有的服务提供商,它们的展示位置都变成界面底部一行小字“本服务由xxx提供”,对这些服务提供商而言意味着它们受制于平台,只能按照平台赐予它们的空间施展拳脚。到最后甚至用户都不一定会记得住这些服务商的名字。
当你使用支付宝客户端便捷的充话费功能时,你可能不会想到实施这些功能的是淘宝随机(也许不一定是随机)推荐的话费点卡经销商,而他们的店铺名字你可能从不知晓。
假如是在腾讯的Qplus平台,你充值话费的过程,也许将从来不会出现淘宝或者支付宝的名字。——当然也可能不会出现拍拍的名字,因为默认就是通过拍拍进行的,那么拍拍叫什么名字不也无关紧要了吗?
当然这是小人之言。腾讯到底会不会通过整齐划一的平台制造寻租机会,这个就得看腾讯能不能抑制住自己的冲动了。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同样是充话费,Qplus为你列出几个服务的价格,同时列出不同的附加优惠,比如在拍拍冲,送红钻一个月;在支付宝冲,送淘宝券啥的。腾讯只做好数据服务和挖掘就OK了。
大家看这样的场景,有没有想起几个熟悉的东西?比如
media center; 或者更直接的
百度框。 很显然,马化腾做的不仅仅是app store,他最终要做的是一个service store,用app store的形式,统一兜售互联网上一站式的各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