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 4 界面设计图像极了Chrome。大家喜欢和不喜欢的分成两派,但是都表示了对于谷歌UI设计的赞扬,毕竟已经做到了让大家都来抄的程度。既然大家都说长得像Chrome,那么这些浏览器到底从Chrome那里继承了什么样的界面元素呢?只要简单的对照分析一下就会发现,Chrome的界面只适合Chrome那样的浏览器,其它浏览器都各有自己的特色,要一概跟风是不明智的,何况Chrome的这个界面本身就有不能照搬的地方。个人觉得,Firefox这次要是真的学了Chrome,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要算是一个昏招。 1、多标签浏览器的界面演化 这个时侯,不妨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多标签浏览器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漫长,常来CB的你我都是见证者。 如果认为只有谷歌才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开发出一个浏览器就让大家跟风学习,那你就想错了。在各种山寨多标签浏览器一直风行到今天的过程中,它们的“老师”多种多样,被人认为最死板的IE也曾经是浏览器界面进化的始祖。 多标签浏览器最初是从单标签浏览器转化而来的,比如IE的处理方式就是添加一个工具条。顺便说一下,当初浏览器对工具条和插件的大量开发,造成了传统浏览器和新锐浏览器的一个重要区别,这个以后会提到。 这一代浏览器学习的榜样到底是哪个已经不太可以考证,总之MyIE2(后来的傲游)和已经阵亡的NetCaptor都可以说是先驱。腾讯的Tencent Explorer(那时还不叫套套)借用QQ顺便占领的浏览器份额比现在傲游、世界之窗什么的都要大得多。它们的多标签界面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