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这些年发展得很迅速,员工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现在工位都不够用了!”一见面,中标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标软”)总裁韩乃平就笑着对记者说道,这句话消除了记者对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停滞不前的成见。
韩乃平告诉记者,相对于软件外包产业,基础软件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并不是很大,中标软利用这几年的时间,拓展了人才队伍,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企业内控、商业模式的探讨、产品的策划,从而进一步开拓了市场。
“这么多年来,中国软件产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尤其是‘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实施,国家将基础软件放在战略层面推动发展足以显示国家的重视度及基础软件产品的重要性。”韩乃平坦言。
操作系统在基础软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课题中,涉及操作系统的项目就有4个,产业外在环境的确在逐渐改善。在中国操作系统市场基本上被外企垄断的今天,国内企业内在动力越发显得重要。
在差异化上寻出路
国产操作系统需通过差异化的创新实现产业突破。
中国软件产业起步晚,底子薄,相对于应用软件,中国的基础软件因其本身的高技术壁垒以及平台性,使得其更受制于人。无论是之前的PC端桌面操作系统还是如今市场火热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外企都显示出强大的统治力。面对异常艰苦的市场环境,突出重围一直是困扰国内企业的难题。
“外企具有先入为主的垄断优势,而且外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产品策划、市场营销经验、资金投入等各方面都占据优势,目前国内企业还处于向外企学习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企业要与时俱进,通过差异化的创新实现产业突破。”韩乃平表示。
目前,中标软已将业务梳理并整合为“中标麒麟”、“中标凌巧”、“中标普华”三大产品品牌,其中前两个针对操作系统领域。中标麒麟聚焦在桌面及服务器操作系统,主打“安全牌”,如中标麒麟安全云操作系统。而中标凌巧着眼于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韩乃平认为,云计算时代安全会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在云计算时代抢占先机是差异化突破的关键之一,安全云操作系统是以安全操作系统为核心,注重云计算业务的拓展。
不过,令记者困惑的是,目前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操作系统依旧由外企主宰,中标凌巧定位何在?韩乃平强调,中标凌巧目标市场不是iPad之类的消费类产品,而是工业类的智能终端。 在他看来,行业应用和企业级市场与消费类市场相比,更容易拓展。
同样,国产操作系统代表型企业之一红旗软件公司也把目光投在了移动互联网和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红旗软件高层人员向记者表示,红旗软件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并通过定制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研制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截至目前,红旗IVI除了已经成功搭载华泰汽车元田B11、吉利帝豪3G智能汽车等亮相市场,另外,还拿到了其他若干款车型的前装订单。
他认为,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的发展取决于桌面端的应用,而并非操作系统本身。目前针对桌面而开发的软件并不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也积极在寻求一些其他的桌面端的发展模式,特别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包括MID、上网本、平板电脑等,由于在移动终端上,用户的需求比较单一,第三方软件都是可以定制的,这些恰恰是Linux所最擅长的领域。”他说。
得产业链者得“天下”
产业链上下游亟待有效整合,良性互动。
“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的发展取决于桌面端的应用,而并非操作系统本身。”红旗软件这位高管的话恰恰体现出目前中国桌面操作系统发展的障碍——桌面端上下游产业链未能有效整合,良性互动。
其实,无论是微软、谷歌还是苹果,其操作系统的成功无疑与相关应用的成功分不开,而这些应用恰恰是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的智慧结晶。
“国产应用软件在行业应用领域占据优势,因为这些软件企业更贴近客户更了解国情,更贴近用户需求,但是基础软件大多不是面向最终用户,而是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出用户体验,因此基础软件受产业链制约更大,更难做。”韩乃平表示。
当然,国内企业在产业链布局及合作方面已经开始行动。红旗软件高层就表示,要改变以前闭门造车的观念,积极和国内外厂商进行产品认证工作。“一款好的产品获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认可是最重要的,同时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市场。同时要开发出适合市场的产品,我们推出的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产品就紧跟市场,抢占蓝海。从而来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整个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
据悉,红旗软件一直与戴尔、惠普、日立、方正、浪潮、联想、曙光等硬件厂商保持合作关系,并推出了众多定制化产品。而中标软安全云操作系统也与安全厂商进行了合作,中标凌巧也将在字库、输入法、手写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合作。
记者点评
用新的思路做操作系统
中国一直希望在操作系统市场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国家进一步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的新政以及“核高基”重大专项的持续加大投入为中国的操作系统突围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软件产业要想加速实现突围的目标,必须用创新的思路抓住“云”带来的契机。
第一,在云计算时代,操作系统的核心架构与形态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用新思路做操作系统。目前,几乎所有在操作系统领域活跃的国际巨头都全面转向“云”,争抢“云”时代的制高点。微软将原有的系统架构进行全面的革新,落脚于“云+端”。同样,去年刚刚被Attachmate收购、拥有27年做操作系统历史的Novell也宣布从“操作系统厂商转型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厂商要做操作系统必须采用新的思路,适应新的计算模式,快速从“云”上入手,建立我们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
最近这些年涌现出很多新厂商都是从“云”上获得了独有的优势,微软这些年之所以如此惧怕来自谷歌的竞争,原因也是因为谷歌的系统架构在“云”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表示,中国的“核高基”应该在信息技术的新的发展点上去做别人没有做,同时又能与国际兼容的东西。云计算、网络化等环境下的操作系统是中国基础软件产业应该发力的方向。
第二,在云计算时代,需要更重视中间件系统平台。在大型主机和个人电脑时代,起到核心作用的是操作系统,但是在互联网或者称之为“云计算”的时代,起关键作用的是中间件平台。
在过去,IT的架构是以物理机的形式存在,但在云计算的时代IT的架构却是虚拟机的形式存在的,尽管目前各家对于云计算之下最重要的基础软件平台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所描述的核心其实就是中间件的范畴。所以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力量在中间件产业身上,以此为重点带动中国基础软件的突围。
第三,让产学研用更紧密地互动起来,让需求与研发对接、产业与用户对接、上游和下游对接、前端和后端对接,以更紧密的整合方式加速中国操作系统在新计算模式下的突围。去年,中国“核高基”课题组曾举行过一次“透明计算”的研讨会,据介绍,“透明计算”即“云计算”,只是定义名称不一样。“透明计算”课题组成员涵盖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以及中国重要的基础软件企业、大型用户,还包括中国移动、百度、腾讯等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他们正在积极尝试利用大范围紧密互动与整合资源的新模式推动网络化操作系统的技术与产业化发展。
中国的软件企业尤其是基础软件企业凭单个企业的力量,无论是资金、人才还是资源都无法与国外巨头火拼,但是在聚集组织资源,在政府与产业、企业和院校、用户等联动上,中国却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操作系统的研发应充分发挥这个模式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