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核高基”催生沃Phone应对通信产业化挑战

2011-3-8 20:49|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3023| 评论: 0|原作者: 徐恒 连晓东|来自: 中国电子报

摘要:   2月28日,一场活力十足、热情洋溢的发布会让产业界“激情澎湃”:基于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中国联通战略新品沃Phone正式揭开面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沃Phone及操作系统的推出 ...
  2月28日,一场活力十足、热情洋溢的发布会让产业界“激情澎湃”:基于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中国联通战略新品沃Phone正式揭开面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沃Phone及操作系统的推出是我国在智能终端基础软件领域的重要突破,对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从终端软件系统底层建立信息安全机制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沃Phone的诞生再一次填补了我国基础软件产业中的空白,进一步摆脱了缺“心”(芯片)少“魂”(软件)的尴尬局面。
 
  “核高基”效应凸显
 
  “目前我国没有自主可控的基础软件产业,这不仅对我国信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无法满足国家对信息安全保障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小凡表示。毋庸置疑,基础软件是整个软件产业的灵魂。作为所有应用软件发挥作用的基础平台和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操作系统又是基础软件中核心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我国的基础软件产业包括操作系统一直受制于人。尽管我国在桌面操作系统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依然无法撼动PC时代霸主微软Windows的垄断地位。“长期以来,在Wintel主导的PC时代,我们很难在基础软件层面上有重大变革性突破,但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历史给了我们一次极其宝贵的机会。”赵小凡表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被认为是我国基础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产业一次难得的弯道超车的机会。目前,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领域的操作系统已经形成了Symbian、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 Phone、苹果iOS等国外操作系统平台瓜分天下的局面。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还处于启动阶段,为此,“核高基”重大专项特别设立了“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课题,沃Phone就是该课题项目之一。
 
  据记者了解,核高基专项“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课题其实设立了两个项目,沃Phone是其一,另一个则是中国移动牵头的OPhone。记者获悉,除了基于Android的播思的Ophone操作系统外,中国移动也在Linux内核上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目前还在进行中。
 
  沃Phone产品基本成熟
 
  从现状看来,中国企业要做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在开放的Android上加以修改,二是自己在开源的Linux内核上一点点做。后者的技术难度当然高出很多,但是这样的操作系统不仅运行效率较高,而且还在自主性、安全性上有较大保证。当然,沃Phone采取的是第二种方式。正如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所说,研发沃Phone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到“自主可控”。
 
  中国联通技术部总经理张智江向记者表示,沃Phone由中国联通领导的项目团队自主开发,拥有其全部知识产权。该系统以Linux内核为基础,自主研发包含智能终端图形交互系统、核心功能库、应用框架、基础应用软件等多层架构软件实体,并有3级安全架构和组件提供信息安全的基础保障,开放的模块化体系支持多种网络制式。
 
  正是因为开发的难度,这一原来被称为“Uphone”的联通沃Phone产品的推出可以说比预期晚了些。不过,按照中国联通官方所说,沃Phone产品目前已基本成熟,并开始接受市场考验。目前,沃Phone平台及部分手机产品已经通过了中国联通的入网测试。
 
  中国工程院院士、软件专家倪光南对记者说:“中国的软件产业一定要发展,手机操作系统不能跟着国外走,期待沃Phone能做大做好。”刘韵洁表示,在研发团队规模和资金投入方面,沃Phone系统与谷歌、微软等的投入相比差距很大。他强调说:“现在发布系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把沃Phone在中国市场推广开来。”
 
  参与研发的深圳全智达公司总裁李明也表示,沃Phone最大的挑战是研发需要不断投入。他透露:“我们现在是200多人开发,花了3000多万元的费用,而微软是多少人开发?所以,需要国家和社会来共同支持。”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相关阅读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