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用法开始的时候,我在看板图上使用了一个“加速泳道(expedite lane)”,因为我读到过我应该这么做。但结果表明,这在个人看板中并无必要,因为个人任务通常都足够小,只需要重新安排接下来要做什么就可以了。我很快就在看板图上调整了加速部分的用途,将其用作备注,我发现它可以发挥不错的提醒功能。 我已经观察到,人们使用备注部分作为提醒区域,用于建立习惯。我的一位同事就有一个很大的便利贴,上面写着“准时参加会议”,而我现在有一张写着“随机行为评价”的便利贴,因为我希望养成一种习惯,让人们知道我觉得他们做的很好。 这个地方也可以用于定期的、日期驱动的任务的提醒,比如月度报告。它们可以“存放”在备注区,并在是时候做它们时移入工作流程。 Kanbanfor1让我了解组织作为一名教练,让人们习惯于使用Kanbanfor1的过程有助于了解组织如何工作、团队如何工作以及人们如何工作。这使我了解一个组织的文化和理念,而且基于人们使用的Kanbanfor1面板,通常可以发现更多关于组织中的人们如何工作的信息。 正如考察组织的Scrum/看板团队或查看“组合看板图(Portfolio Kanban boards)”,粗略看一下人们的Kanbanfor1面板可以使我对下列内容有一个印象:
这让我了解到组织的信念和价值观,有助于我提出恰当的问题。这还能帮我确定,哪些行为受组织驱使,哪些行为是个人行为。这通常是一个很好的指示器,可以表明人们是否处于一个可以形成良好习惯的环境中,比如,一次执行一项任务。 个人看板为我提供了可见性。作为一名顾问兼教练,这能帮助我确定干什么或者了解什么,并决定下一步培训/讲授什么。这还能帮助我确定,我究竟是否愿意同一个组织共事。(我经常在一次Kanbanfor1介绍后就可以知道。) 从一名教练的角度来看,个人看板对我而言效果很好,而且对于不直接属于敏捷团队的人而言也很好。产品经理和其它管理角色通常有很多定义不明确的地方,而且与敏捷团队成员的角色相比更加不固定,通常也没有列出任务的团队看板提供可见性。我发现,个人看板在提供这种可见性方面非常有价值,而且能够帮助我调整连续进行的培训和对话。客户告诉我,他们已经发现Kanbanfor1非常有价值——除了管理他们的工作外,它还提供了很棒的话题和讨论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以生成一个成果日志,我们可以用来调整和集中培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那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与客户互相信任,并且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培训协议。我从来不会在这点上对学员进行强制,如果人们对这种可见性感觉不舒服,我总是会让步。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Kanbanfor1在工作中提供的可见性和透明度存在争议,微观管理与控制的可能确实存在,应该认真对待。我建议,如果具备一种信任、开放、协作的文化,如果人们觉得分享其工作的性质和进度是安全的,只有这时才使用开放的个人看板。关于是否可以接受互相查看看板,我总是确保有恰当的工作规范。我从来没有对个人看板发号施令。而且,我总是确保我的个人看板是可见的。 总之,我已经发现,个人看板提供了更好的培训时机,增加了可见性,并共享对工作或任务的理解,而且如果某个人要做的工作太多或太少,它还能使组织内的人围绕个体任务开展协作,互相帮助。通过这些,个人看板为在组织层面上采用敏捷提供了支持。 通往组织变革的方法个人看板的一个令人意外的附带结果是,在提高个人生产力的同时,人们更多地了解到,这通常与个人习惯没有关系,而是与组织问题有关。我发现,有了个人看板,人们经常会开始看到组织问题,并开始解决它们。 两年前,我在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就Kanbanfor1做了一次演讲。我谈论了限制在制品(WIP)及工作可视化的观点和原则;有些东西似乎引起了其中许多参会者的共鸣。许多人开始使用Kanbanfor1面板,并且一段时间之后,部分人开始在团队中共享看板。人们也认识到,这种理念对于管理整个公司的项目非常有用,并在整个组织内引入组合看板(读者可以阅读我发表在敏捷联盟的文章《组合看板——着眼大局》,或者观看我在InfoQ Agile Australia 2014大会上的演讲视频)。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敏捷实施,因为它不是从团队层面开始的。它是在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设计人员、产品经理及组织所有层面上的管理人员中间从个人层面上开始的。我们永远不会官方地决定引入敏捷,而是由它自由发展。一些开始时很小的事情导致了整个组织范围内的敏捷实施,而同时,作为一名教练和顾问,我帮助人们采取主动,争取更广泛地实施。 从个人看板转到更广泛地敏捷实施不只是个例,而实际上是一种有用的模式。从那时起,我已经向其他多个组织引入了敏捷,有的从个人看板开始,有的同时引入团队层面的Scrum/看板和Kanbanfor1。在所有情况下,它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Kanbanfor1可以给你一个起点,一条变得敏捷的起跑线,解决组织问题,并在组织做好准备后采取下一个步骤。即使他们永远不采取下一个步骤,提高个人生产力和工作流程也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Kanbanfor1与其它工具搭配使用Kanbanfor1本身很好用,但也可以通过使用辅助技术和工具来加强。下面是两种我最喜欢的技术: Kanbanfor1和番茄工作法个人看板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已经开始的工作,而番茄工作法可以帮助我们开始一项工作。番茄工作法是一种个人生产力技术,它能帮助我们停止拖延,继续工作。其思想是每次集中注意力努力工作25分钟,然后暂停一会,提神醒脑。 虽然通常我们无法在25分钟内完成复杂的任务,但番茄工作法可以帮助我们欺骗我们内在的拖延者:不管任务如何复杂,最重要的是开始。很快,我们发现已经在25分钟内完成了一些事情,手头的任务似乎不那么艰巨了。 个人看板和番茄工作法是天生的一对。Kanbanfor1系统使你可以记录概况、提供任务场景及最小化在制品,并通过该系统帮助你实现良好的任务流程。番茄工作法是个人看板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能够帮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在进行”栏上。个人看板和番茄工作法完美地结合了流程的优点和时间框的长处。 你可以从Staffan Nöteberg的著作《图解番茄工作法》或者番茄工作法网站上了解更多关于番茄工作法的信息。 Kanbanfor1和“专注标志(focus flags)”我们的工作常常会被打断,这是一种生活现实。但我们仍然希望能够提升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为了确保其他人知道,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是否可以打断,我们没有深入工作流程并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专注标志已经被证明非常有用。 专注标志是一个小纸旗,告诉人们是否可以打断你。人们用blue-tak把它们贴到Kanbanfor1面板上:如果标志向上,意思是“请不要打断”;如果水平,则表示有重要的或紧急的事情可以打断;如果向下,则说明可以聊一些不紧急的事情或天气。 不过,重要的是要在专注于一项任务和可被他人打断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有时候,在工作中帮助其他人对整个项目而言更好,或者说,良好的社交互动要优先于你自己的生产力。确保实现全局最优! 人们喜欢美丽的东西立在办公桌上的Kanbanfor1面板可以简单、雅致。A3大小的尺寸在你的工作空间里就已经足够显眼了,但它实际上只是一块硬纸板,因此并不会太大和过于分散注意力以致让人觉得它占据了办公桌。看板应该立的比较牢固,不能一碰就移位,它们作为你正在做的工作和你已经完成的工作的固定参考。人们喜欢可见性,但也喜欢Kanbanfor1面板的实体特性——物理地将一个便利贴移动到“已完成”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满足感。 我们发现,人们最终还是喜欢美丽的东西,拥有一块精心设计的看板,无论是纯黑色还是渐变色,都让人们快乐。组织喜欢为他们的团队、同时也为他们的客户配置成套的品牌看板或个人设计的看板。 从事“知识型工作”的人最终会得出大致相同的工作流程。我们发现,印刷的看板适用于各种角色和行业,而且工作流程也适用于许多不同的人——虽然偶尔有人会希望对栏进行重命名,而那没关系。 大家都有某种待办事项列表,Kanbanfor1是一种应对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绝大多数任务的简单但功能强大的方式。对于某些人而言,它并不适用。但对于确实用着它的人而言,它确实是他们所需要的。 通过辅导、培训和使用Kanbanfor1,我不仅自己学到了许多关于工作方法的东西,而且也为它在我所有的客户那里都如此有用而惊讶。如果去掉了敏捷、精益和IT领域的术语,那么个人看板适用于每个人。 最后,有一条建议:有一种正确的方法和一种错误的方法揭下便利贴。如果你从一侧揭下便利贴,那么它们并不会离开看板。谁知道!!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