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业界资讯 开源资讯 查看内容

佟辉—回顾中国的开源浪潮

2015-2-2 23:01|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232| 评论: 0|原作者: 佟辉|来自: oschina

摘要: 经常听到一些商业宣传:“‘开源大潮’已经汹涌而来”,好像大姨妈来了,大家都没准备好卫生巾一样。那么抛开这些商业宣传,开源这个国外舶来品在中国是如何生根发芽的呢?我们不妨稍加整理,将所谓的“开源大潮”切 ...


中国开源的第四次浪潮 (2011年~2012年)

  • 标志性事件:(无)

  • 高峰特征: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成为推动开源行业主流,官府推动力减弱。

  • 低潮期:开源硬件大器晚成,开源创业方兴未艾,开源参与者重新洗牌

  这第四次浪潮可谓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国外云计算、大数据的大举发展,国内也不甘示弱,特别是大公司如阿里巴巴的大举投入,使得开源应用在企业级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这就如同Eric S. Raymond在著名的《大教堂与集市》一文中所预言的那样,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会首先应用开源软件,而应用级则会稍后引入开源。同时小米、华为、中兴等国产手机制造商的崛起,为移动互联网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源的应用软件发展则在此处迸发出来。与此同时,开源商业化应用被更多的人重视和领会,更多的厂商看中了开源开发的特点,并觊觎低成本社区开发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

2012年的云计算大会

2012年的云计算大会(图自网络)

  但因为不得法,这次浪潮退去的却很快,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没有调动社区的力量。此时经过第三次浪潮的洗礼,很多大社区分化成一个个小社区,正在进入重新洗牌的时期,影响力和独立性都非常弱,再加上很多开源开发者并不在社区中,游离于社区之外,导致无法组织有效的社区开发。这样就导致像Android和iOS应用开发往往自成一体,无法融入到现成的开源社区中去(因为现实的开源社区太弱了),给人一种无法接续的感觉。企业当然也不傻,发现没有社区支撑开发之后,他们便筹划成立基于产品开发的开源社区,这样在后期,为了运营这样的开发者社区也就催生了一个新的岗位——“开源社区运营”或者叫“开发者关系”。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府在开源领域的影响力,几乎消失殆尽。随着大量盗取开源代码宣称“自主创新”的产品曝光,人们开始反感政府将咸猪手伸向开源领域。而企业选择开源产品也是基于利益考量,政府的推动作用几乎无处可用,此时官方只能通过“核高基”勉强发挥一些影响力。

  与高潮期的大企业参与相对的是低潮期的小公司崛起。2011年开始以Arduino为代表的开源硬件,在国内着实火了一把,“创客”一词也走入大众视野,走入CCAV的新闻联播中。北上广深各大城市各个高校纷纷成立创客空间,开源硬件创业似乎成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剂良药。事实上,在这次创业大潮中,除了开源硬件,更多的其实是基于开源软件的创业,这尤以前端开发、个人云业务以及平台服务等等为代表,这些创业公司成为了推动开源的中坚力量。


中国开源新浪潮 (2014年~?)

  • 标志性事件:尚未发生

  • 高峰特征:自由开源软件社区的成熟发展并强势回归,成为推动开源在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

  现在,企业已经深刻意识到开源社区的重要性,大力筹建和拉拢亲自己的开源社区,与此同时经过第三次开源浪潮洗礼之后,开源社区经过大浪淘沙,淘汰了大量不合格的社区。其他社区通过自主发展,学会了自治管理,学会了社区的统筹规划,懂得了如何通过社区引导和推进以社区为中心的开源商业模式,在坚持中立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与多家企业保持良性互动,吸纳多层次会员,成为了开源推动的核心和主力。

  以上所说并不是预言,类似的例子其实就在我们周围发生,比如北京Linux用户组和北京Python用户组这样经历大风浪的老社区,还有像Docker.CN这样的新兴开源社区。这将会是一次巨大的潮流冲击,并且将会是不同以往的潮流变化强势来袭。

北京Linux用户组的线下活动

北京Linux用户组的线下活动


  总结前面已经发生的四次开源浪潮,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开源发展遵循从“政府——企业——草根社区”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体系,即首先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由企业应用产生利益诉求,再由社区开发去迎合这些利益诉求。而这两年,我与美国、欧洲、韩国、日本、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的一些社区交流后,发现国外往往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由草根社区首先发起和主导,由企业通过利益引导社区开发,政府给与必要的协助。中国这种自上而下的体系有很大弊端,政府层面因为有不受控制的权力,因此可以对企业和社区任意干涉,任意处置;而企业层面,可以利用社区为其商业利益服务,成为企业廉价的研发部,同时企业的开源开发往往只给这个企业自身使用,并不会惠及到其他相关企业(出于竞争考虑),成为这个企业的专属利益输送工具,因此这种开发基本相当于闭源,对整个开源大环境的提升并无益处。这样,中国的开源变为了利益的封闭循环。


  如上文所说,草根社区经过第三次浪潮时期的成熟和发展,开源社区成员接受了自由开源软件承载其中的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观,不可逆转的会追求独立自主的社区成长,特别是在第三次浪潮时期依然是学生的群体,也就是90后这一批。他们已经意识到民主的前提是自主,开源要想发展,靠“伸手党”是根本不行的,因此要引导社区成员通过公民自治管理开源社区,简单说就是“自己的开源社区自己搞”。再总结了第三次浪潮发生时的种种弊端以后,社区变得更加成熟并引导整个开源环境向着更加健康的良性发展,成为推动开源的一个平台。到此时,开源在中国的发展从自上而下的体系演变成了自下而上的草根突围。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将这次浪潮命名为中国开源新浪潮


  这个过程一定不会顺利,但潮流就是潮流,谁也阻挡不住浩浩汤汤的潮水。同时也要看到,只有开源社区懂得如何利用公民自治管理社区,推动开源平台建设,才可以更好地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关于这个话题,我将会在下一篇文章中阐释。


那些“复辟”的事件

  任何历史潮流里都会有复辟者,法国有拿破仑三世,中国有袁世凯和张勋,每一次复辟不过都是一次失败的闹剧,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复辟的脚注,浩浩汤汤的潮流才会精彩异常,这就如同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回头潮。本文所说的“复辟”都加了引号,不含褒贬的感情色彩,这里只是表达“这种情况与上文所说的潮流是相反的”,其感情色彩由读者自行评判。


  • 国产操作系统的“复辟”

  最近两年随着微软XP停服,win8疲软,苹果强势回归,伟光正提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种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的提法再次甚嚣尘上。而政府也希望通过业已存在的自上而下的体系,影响企业利用开源达成目的。很多带有投机想法的公司便投其所好,为官府鞍前马后的服务,甚至不惜牺牲开源社区的利益。那么现在效果如何呢?呵呵。

极力推动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的倪光南院士(图自网络)

极力推动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的倪光南院士(图自网络)


  • “零八派”的“复辟”

  前文已述,在2008年左右的第三次浪潮时期,有一批抱有投资-回报思想的人,他们的某些利益诉求在当时没有满足(我命名为“零八派”),多年后看到开源大潮已如此席卷全国,便想利用机会再次试探并满足当时的利益诉求。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观念还停留在第三次浪潮时期,某些人甚至从2010年到2014年都没有参加社区活动了,他们没有看到现在的浪潮已经是自下而上的不可逆转了。他们还认为社区还像2008年时那样一盘散沙,还认为社区里充斥着“伸手党”,还认为社区是低效和无能的,还认为只有依靠政府和大公司自上而下的引导,社区才有发展空间……云云。

  他们基于这些想法,趁着现在新浪潮尚未成型,联合组织起来,希望通过一个强大的靠山,让别人来靠(“靠”字这里取“依靠”之意),可是不要忘了社区已经开始学会自主和自治了,这些人的这些行为只会让成熟的社区发出一声感慨——靠(这个“靠”字的意思请自行揣摩)。


结论

  通过这篇文章,我试图将十几年来开源在中国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断代,意图总结其中的规律和必然结果。我发现,开源在中国的发展亦如其他舶来品在朝内的发展一样都是畸形的,变态的。本该自下而上的开源发展历程,在中国就变成了由政府主导,企业操纵,社区没有自主精神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发展。为何是这样的发展模式,其实原因都能明白,这里就不展开了。

  而我想说的是,顺应潮流的发展,还是逆潮流而上,完全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毕竟开源的核心是自由,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