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业界资讯 开源资讯 查看内容

HTML5正名记:两家机构的博弈与一种标准的诞生

2014-12-1 11:37|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1909| 评论: 0|原作者: 新浪科技|来自: 新浪科技

摘要: 美国《纽约客》杂志近日撰文,对HTML5标准的诞生和正名过程进行了简要回顾。你可能已经知道,10月28日,万维网联盟(以下简称“W3C”)正式推荐HTML5。你或许也知道,这与应用和万维网有一定的关系。问题在于:这跟你 ...

  导语:美国《纽约客》杂志近日撰文,对HTML5标准的诞生和正名过程进行了简要回顾。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你可能已经知道,10月28日,万维网联盟(以下简称“W3C”)正式推荐HTML5。你或许也知道,这与应用和万维网有一定的关系。问题在于:这跟你有关系吗?


  答案是,至少与网民有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HTML5是什么,以及究竟是谁控制W3C。除此之外,还有必要知道HTML5得到W3C推荐 幕后的各种冲突。今后10年,将有数十亿人使用万维网,但真正有资格给“万维网”下定义的人却凤毛麟角。W3C就是这样一家组织。那么,它的成员包括什么 人?他们想干什么?又是谁为他们提供资助?


W3C诞生

  万维网已经渡过了千禧年。它的设计方案最早在1989年提出,距离现在已经过去25年。6年后,网景的IPO(首次公开招股)扣动了硅谷的神经。当 万维网还是新生事物时,很多精通电脑的人都很鄙视它——与其他超文本发布系统相比,这是一项极其原始的技术。例如,你可以将自己的网页链接到其他任何页 面,但你却无法知道何时有人链接你的网页。万维网也不允许你在浏览器中编辑页面。对很多超文本领域的精英思想家和程序员来说,这都是非常严重的缺陷。


  然而,万维网却很容易建立,学习难度也很小。它拥有自己的一套传送模式——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阅读网页学习HTML语言,然后查看底层的HTML代码。万维网完全都由简单的文本和图像构成,它们与其他同样简单的文本和图像相互链接。


  科技行业向来信仰功能主义(featurism),所以人们开始向万维网中添加所有他们所能想到的东西。如何展示3D图像?如何让文本发光,甚至滚 过整个页面?如何将网页变成软件?不同的浏览器相继涌现,每一个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拿下了一定的份额,包括Mosaic、网景、IE、 Cyberdog、Spyglass、Lynx和Amaya。


  随着万维网的日益复杂,这一生态系统也逐步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当时,每种浏览器只能渲染一种格式的图片,如果我使用另外一种格式,那么当我向你 发送某张图片的链接时,你就无法看到真实的效果。倘若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当今世界将会有多个万维网并存。无序状态也会紧随其后,而摄影师必将怨声载道。


  随着这种割裂局势愈演愈烈时,人们意识到需要有一个组织来之定义一种通用的语言,将所有必要的功能都包含在内。之后,该组织还必须撰写一份文档,包 含超文本标记语言的所有演变过程。这是一个标准化流程,是一种出于商业目的而展开的技术外交,对互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事实上,这并非计算行业的原创。


  1908年,当自动钢琴生产厂家在水牛城的Iroquois酒店参加“水牛城大会”时,人们对钢琴纸卷上每英寸的穿孔数量存在分歧,有人喜欢9个, 有人喜欢8个。这种差异会导致成本增加,不仅对厂家不利,还会令用户困惑。他们最终达成了一致,因此在当今世界,每英寸9孔的钢琴纸卷已经成为标准,没有 人会生产其他标准的自动钢琴。


在冲突中前行

  当然,网页的问题要复杂得多,它需要通过数十种标准来规范文字、声音、图像、交互、协议、代码等各种元素。而W3C则扮演了“万维网议会”的角色。 这是一个标准制定组织,他们会组织各种会议,让相互竞争的组织坐下来制定统一的标准,然后将这些标准从“工作草案”过渡为“候选推荐”和“提议推荐”。最 终,如果标准能够经得起考验,便会获得“W3C推荐”资格。


  万维网发明人、W3C理事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领导该组织开了20年的会议。它的会员包括近400家学术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公司。其中最积极的参与者是开发网络软件并拥有大量 网站的企业,包括谷歌、微软和Facebook。他们支付会员费——美国大型企业的年费为6.85万美元,但非营利组织和小公司的年费少得多,发达程度较 低的国家也会按比例减少。


  W3C的文化使命是“向所有人开放万维网,无论硬件、软件、网络基础设施、语言、文化、地理位置以及身体和心智能力如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制定标准文件。


  如果你想了解万维网发展的最新消息,可以访问W3C的主页,查看最新新闻。当你阅读那些枯燥的标准时,或许会认为制定标准的过程是一个文雅甚至有些 学术化的流程——所有的参与者都会对分号的位置这种问题展开冷静的讨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制定重要标准的过程有时很平和,但有时也要经过激烈的厮杀。


  这并不是什么令人难堪的秘密,相反,这恰恰代表了一个良性的流程。“技术标准化是一种商业外交。”多次参与这类活动的惠普商业战略总监史蒂芬·瓦利(Stephen R. Walli)写道,“与外交家一样,所有的参与者都希望在扩大经济影响的同时捍卫自己的主权。”


  曾在1974年开发了HTML的先驱语言“标准泛化标记语言”(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的查尔斯·古德法布(Charles Goldfarb)表示:这类标准与立法一样,都要经历深层的冲突才能最终确立。


跳舞的猴子

  从一开始,HTML就为文本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标记规则。如果你想添加标题,就要使用<h1>标签,例如<h1>你的标 题</h1>。<h1>是一个标记,“你的标题”只是字符数据。你的浏览器可以解读这些HTML规则,然后以相应的格式展示出 来。


  HTML的实质就是大批的标签。但HTML5却成了一种“结缔组织”,负责将多种多样的其他技术粘合在一起,包括音频、视频、图片、文字、标题、引 文、开放式画布、3D图像、电子邮件地址等。它可以让你知道这些内容的存在,并提供各种渠道将其融入同一个页面。你甚至可以“验证”页面。截至目 前,Apple.com有1个HTML5错误。这其实已经很不错了,《纽约时报》网站的错误达到141个。


  在这种情况下,验证是一种理想的构造。它的意义在于,如果你遵守W3C的规定,你的网站将会吸引更多的访客。不过,这两种页面对多数人来说都是可以 接受的,毕竟浏览器的容错率极高。事实上,任何一个标准组织的最终都会形成一种认识论:由于意见多种多样,所以他们必须从中挑出一些作为基本信念。自动化 的验证器是一种编码信念系统。并非每个网站都提供有效的HTML,就像并非所有天主教徒都会遵守婚前性行为禁忌一样。事实上,完全遵守HTML规范的网页 比例,与遵守婚前性行为禁忌的天主教徒比例可能非常接近。


  这些冲突令HTML5受到了格外关注。为了理解个中缘由,必须回到1996年6月,当时,新版HTML刚刚推出。HTML3.2是一个重大更新,因 为它将之前的很多实践正式列为官方标准。JavaScript已经被添加到浏览器中,于是,页面上的所有元素都可以活跃起来。HTML3.2其实并没有对 JavaScript过多着墨,只是写道:“今后的HTML将有脚本。”


  “JavaScript的目标是当你把鼠标移动到一只猴子上面时,能让它跳舞。”一位著名评论家写道。这些跳舞的猴子最终催生了更多“跳舞的猴 子”,首先是弹窗,随后在微软的帮助下,又可以在不刷新浏览器的情况下通过IE加载新的数据——谷歌地图、Gmail、Twitter和Facebook 等“网页应用”均属此类。现在,整个万维网到处都是跳舞的猴子。我们仍把网页称作“页面”,但其中有很多其实已经变身为软件应用,其复杂程度之高甚至可以 完成文字处理、运行视频游戏。


  2004年,这种从页面向应用的改变吸引了很多跨国公司的兴趣,他们从这种动态网页中看到了巨大的利润前景。然而,W3C已经对万维网展开了长达数 年的改造。他们在力推“无障碍网络”——通过为网页赋予自我描述的功能,让盲人和其他残疾人也可以使用网络。他们还希望开发语义网络,将所有的思想都集中 到一套分散化的思想库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W3C着手开发新版HTML,也就是XHTML2。配合着其他一些标准,便可通过更好的技术改造很多网页的功 能特性。然而,当W3C希望构建无障碍网络的同时,整个网络行业却都希望“让猴子跳舞”。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