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支笔筒
故宫加大文创研发经费
近日,故宫一系列充满“萌趣味”的文化产品引发热议。据故宫博物院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8月,故宫博物院已研发文化产品6746种。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昨日介绍,故宫去年一年门票收入7亿、文创产品收入是6亿多,今年文创产品收入有望达到9亿。“不过,纯收入比较少,因为再研发需要很大资金”,今年文创收入预计将继续投入到研发经费中,“可能还不够”。故宫目前文创产品研发方面正在“爬坡”,经费投入力度比以往加大。
御前侍卫手机座
折扇
APP将突出知识性应用性
据了解,在推出“皇帝的一天”等APP产品外,2015年,故宫还将上线3款APP,包括“每日故宫”、“清代皇帝服饰”和“韩熙载夜宴图”。
故宫APP开发团队负责人于壮透露,这3款APP将不再走“萌萌哒”路线,而回归“高大上”,主要为知识性和生活应用类。
此外,明年故宫还将开放3个数字博物馆。
单霁翔介绍,其中两处位于故宫内,一个是原先仅在内部开放的数字所,一个是正在建设的端门数字博物馆;还有一处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将在春节对外开放。
【揭秘】
“穿越照”难在考证人物
今年,故宫推出的“清宫穿越照”,将溥仪、婉容等人物通过相同的景物,呈现在照片上,从而实现“穿越”。
故宫方面称,每张照片都经过了严格的历史考证:像溥仪、婉容、文绣这些名人,在老照片中“锁定”很容易,但其他人物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溥仪兄弟姐妹有9人之多,年龄相貌又很接近,对于这些人物不同时期的照片如何分辨,需要通过档案、回忆录和皇室后代的指认等,考证人物和拍摄时间,有时候一棵树、一个屋檐都可成为“线索”。
如何营造逼真的穿越感?故宫表示,早期摄影基本都是使用标准镜头视角,所以在“穿越照”中仍然使用标准镜头,确定拍摄环境与透视结构相一致。此外,还要将“穿越”图像与实际场景叠加,使用超广角镜头,利用大景深,将老照片视角和现场环境对照,古今对比中的强烈“穿越感”便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