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做设计,软件也可以用?是的,可以用,没人做设计,软件绝对可以用,就是用着很纠结就是了。举个例子,当人类还在远古时代的时候,大家伙都是吃生肉的,没人觉得不妥。后来呢,有个爱折腾的人对大家说:“那啥,其实用火烤的肉更好吃哟~” ,我估计当时有很多对他说:“你瞎搞毛线啊,生肉就是好吃,吃生肉就够了,吃烤的多麻烦!”。但最终熟肉还是战胜了生肉,结果就是后来大家没人吃生肉了。静电想说的就是,凑合不是不可以,但凑合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了。人们不仅要吃饭,而且要吃饱饭,然后还要吃的美味。 设计存在的价值亦然。至于知X上某人的言论,程序是必选的,设计是可选的。静电除了呵呵,还想附带释放嘲讽技能:“其实程序也不是可选的,因为吃饭才是可选的,活着才是可选的,其他神马的,都特么见鬼去吧!这位仁兄,你说对吗?” 当设计师开始写代码,程序员开始尝试设计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其实一像素的问题压根不是问题,在设计师完成设计稿,设计缜密,标注明确的情况下,开发人员在遵从设计稿的情况下,还原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基本可以到达80%到90%,这个时候的一些小细节,静电建议作为设计师的大家积极与开发沟通协调来解决问题,相信大部分的开发者都是非常愿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 另一方面,在沟通过程中,设计师也需要从与开发者的合作过程中理解开发者是如何进行设计稿的复现的,代码如何写,布局如何合理,哪些地方是可以避免发生问题的,哪些是可以与开发者一起思考想办法解决的。 静电从事APP开发过程中,电脑上是安装于开发者一样的运行环境的(xcode),并使用git保持代码与开发人员的代码同步. 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软件的产生过程,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顺带学习一些样式调整的小技巧,对于设计师来说,这学到了更多东西有助设计稿的实现,对于开发者,他们一定是非常欢迎你这么做的,因为身边有一个同样会写一些代码,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扔给他们不管的人。 于是好基友就这么诞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正在发生,由于你们关系的进展,作为设计师的你,在程序员遇到取色或者某些简单的图片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非常方便的来帮他,甚至可以帮他装个photoshop慢慢教他做一些简单的图形处理。 这样,相互协作和融洽的沟通就产生了。这个时候,你在做什么呢?是在写一篇酸溜溜的檄文,还是无休止的抱怨对方? 优秀的设计师和开发者:沟通与相互理解其实我们一直在强调沟通,什么是沟通呢,双方的交流才叫沟通,单方面的讲解,另一方面却无动于衷,不叫沟通。我们之前假设,设计师和开发者都是通情达理,气场不那么相悖的。 但万一遇到气场不合的呢?或者对方就是不愿意去改着1px呢?原因可能是: 1,设计稿不够谨慎,频繁的改动,设计师请想象一下给客户做东西改到吐血时的情景。 2,如果设计稿谨慎,标注完整,但始终还原度较低,低到你无法忍受。 那么除了沟通,还有一个能力和态度的问题摆在你面前。 如果说初次磨合,我们可以尝试来进行沟通,在双方态度都不错的情况下,对方一般都愿意帮忙;还有一种情况,这个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对方极度不配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求助PM或者你的领导作为中间人来协调,成功将矛盾化解,记住,在这种情形下,设计师就不要过于较真儿了,否则针尖对麦芒,结果是两败俱伤。 3,当设计师做到第二节描述的做到了体谅和理解的情况下,但对方依旧极度不配合,最终导致产品出问题,这个时候就不是设计师能解决的了,相信你的上级或者领导会对整个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判断。 你所要做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完美到没有纰漏即可。因为最终产品的质量已经不是你能把控的了的了,顺其自然。通过其他形式寻找自身成就感。 4,没有完善的bug反馈和质量控制机制,将问题归于个体认知所带来的差异而不是流程的标准化。 5,沟通不善.我知道设计师您在说要改改改.但开发可能是”….(都不爱理你)” 致我们亲爱的开发者
致自己——为1像素努力的设计师
最后,我爱每一个工作认真敬业,懂的上进,有追求的设计师和开发工程师。 原文出处: j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