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业界资讯 开源资讯 查看内容

开放的力量—破解GitHub的发展密码

2014-9-2 11:01|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837| 评论: 0|原作者: 36kr|来自: 36kr

摘要: GitHub 只用了不到 4 年的时间就让库(repository,用于存放共享代码的历史版本)的数量到达 100 万。到了 2013 年 1 月,GitHub 用户达到 300 万,库数量达到了 490 万。而且显然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截止 2013 ...


口口相传

  除了网络效应和市场这两个驱动力以外,GitHub 的增长还部分得益于口口相传。要想实现口碑营销并不是增加“转发”和“喜欢”按钮那么简单。相反,好口碑靠的是内容、体贴、解决问题还有易用—换句话说,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才是关键


  GitHub 的口碑来自它给人带来的惊喜和愉悦,而这些带给人的惊喜,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而带给人的惊喜会使人自愿为 GitHub 代盐。


  口口相传的另一个关键驱动是“超级粉丝”,这些人不仅喜欢产品,而且也是最忠实的公众支持者或批评者,在台上台下帮助你渡过难关。而产品或服务获得口碑的关键,正在于它能带来惊喜、带来快乐,能有所帮助。


免费增值

  跟 Evernote 一样,免费增值也是 GitHub 的一个重要的增长因子。虽然 GitHub 协作、民主化的开发哲学需要免费才能让大家使用,但 GitHub 的创始人从一开始就清醒地意识到,就其本质而言,这项服务是要耗钱的。如 Wanstrath 指出那样:

Tom(Preston-Werner)在自己的上一家创业公司 Gravatar 学到的一件事情是,免费提供资源密集型服务是亏本生意。Gravatar 的图片托管很耗流量,而 GitHub 托管 git 需要保存和传输代码,这也是非常耗钱的。我们需要收回这些成本。


  幸运的是,GitHub 免费的测试版的推出让它无意间走到了免费增值模式。GitHub 的许多用户一开始都是出于免费在上面搭建自己的公共或私有库的,但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用它来管理自己的商业代码。


  然后那些人开始发邮件给 GitHub 主动问管理自己的私有库应该怎么付钱。创始人们开始意识到,除了收回成本以外也许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多—把它做成一门生意。于是他们决定,一方面继续免费提 供无限制的公共库,但是私有库则要付费。既然人家都想给你钱了,怎么好意思不要呢?


  GitHub 现在的定价模式就是这么来的—公共项目免费,私有项目收费,个人 7 美元 / 月,组织则是 25 美元 / 月。此外,还有年费达数百万美元的企业级服务,像洛克希德马丁、微软、LivingSocial、VMware 及沃尔玛等都是其客户。


  一般而言,免费增值模式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即通常给不出具有吸引力的让用户从免费升级到付费的理由。而 GitHub 的免费增值模式则避免了这个问题。如果你渴望使用 GitHub 的工具,但又不想别人看到你的东西,那么切换到付费套餐就成为了那些希望使用 GitHub 的公司的自然之选。


开源冠军


  GitHub 的协作架构不仅令在现有开源项目基础上开展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对于开源新项目来说也是如此。公司和个人现在可以把自己之前不公开的项目开放出来,然后让社区的人帮助改进。


  这一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如果公司希望开源某个项目,就会面临前面提到过的那些版本控制和补丁问题。在时间和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大多数公司都不愿为 了开源带来的机遇而投入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有了 GitHub 以后,这些公司开源自己的项目变得容易多了。补丁管理、版本控制以及代码托管等麻烦事通通都交给 GitHub 处理掉了。


  这一点导致了一系列颇具知名度的项目开源化,包括 Twitter 的 Bootstrap、Zurb 的 Ink,社区的人可以免费使用这些东西,项目本身也不断得到改进。GitHub 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一个此前无法做到的回馈社区的手段,从而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推动着开源运动的发展。


注:此文编译自Morgan Brown的文章(节选自《Growth Engines: Case Studies of How Today‘s Most Successful Startups Unlock Extraordinary Growth》),是书中用来阐述指数式增长的十大案例之一。


[本文编译自:growthhackers.com/36kr]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