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和未来 把开源的概念引入汽车界的,是德国人马库斯·梅尔兹。他出生于巴伐利亚州,曾是宝马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他后来被调至市场部,主导新媒体战略工作。 在市场部,梅尔兹第一次接触到了开源软件的概念,并同时知道了宝马的汽车研发方式是独立封闭的设计。梅尔兹开始设想,是否能够将开源的概念融入到汽车设计中。于是,1999年,他成立了奥斯卡(Oscar)项目。 奥斯卡项目有且仅有一个原则:设计必须向团队内的所有成员免费开放。其项目不会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只要愿意,就能加入到这个项目中,由项目中的所有人来决定它是一辆什么样的车,不管你是设计师、大学老师还是设计公司。 梅尔兹这个伟大的想法最终却并没有实现。2005年底,他发布了版本为0.2的开源设计,但是之后的一年里,这个设计并没有最终成型,2007年梅尔兹对外宣布奥斯卡“只是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奥斯卡项目也宣告失败。 在奥斯卡之后,陆续出现了很多开源汽车项目。比如,开发开源赛车的ANDRE Car,允许人们亲身参与到车辆的设计制造过程之中的Rally Flighter等等。其中最为成功的是Tabby,它是奥斯卡之后最为开放的项目,其设计、制造乃至组装都是开源的,因为结构简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 实现了汽车的模块化。 而OpenCarLab从理念上来说与奥斯卡是一样的,采取的方式也是类似的,从设计开始所有的流程对外开放,有最大的参与度和开放度,最终的设计产品提供给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制造商。 尽管无意进入汽车生产领域,但OpenCarLab明白必须造出概念车,以证实自己的能力。据悉,未来两年,OpenCarLab计划设计制造一辆未来新能源汽车,并在北京车展或者上海车展展出。 在打造概念车后,OpenCarLab将继续实现助力他人造车的梦想,其抓手是设计。夏一平称,“未来5年,OpenCarLab希望设计出一 套完整的开源新能源汽车制造方案,希望整车企业使用全部或者部分开源方案制造出汽车。”随着汽车标准化、零部件的通用化,未来消费者甚至可以自行选择模 块、攒出自己所需要的车。 5年之后会怎样?OpenCarLab也展望了未来: 未来,一个汽车厂商的走向将会是三种:一种是拥有巨大产能的代工企业,类似手机行业的富士康;第二种,拥有丰富营销与渠道资源的公司,类似苹果;以及数以万计的上游设计企业。 未来,个人消费者甚至可以在开源汽车网站上,购买各种产品来自己攒一辆电动车,它的操作系统可以reboot成各种我们喜爱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