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源”的思想实现中国汽车梦 来这场汽车峰会现场的,当然不会只有理论家。在峰会的现场,早报记者就发现了一个年轻的汽车团队——Skyline,而他们的梦想,就是计划在2016年,用开源造车的方式打造出一台中国的“特斯拉”。 这个充满了雄心壮志的创业团队,汇聚了两位汽车行业咨询公司合伙人、两位汽车企业工程师和一位汽车造型设计师。其中有四个人都拥有清华大学汽车专业的硕士背景。Skyline的口号是“智能驱动,领航梦想”,打造出世界上最前沿的新能源车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对于公司未来的业务方向,该公司的CEO祝军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造的是一辆环境友好型汽车,具有清洁能源动力、电控化底盘、智能信息交互三大系统,集成结构共用、信息融合与控制协调三大技术,综合实现安全、舒适、节能与环保四大功能的新概念汽车。” 用清华大学汽车系主任李克强的话来说,这就是一款车集纯电动和智能为一体的汽车。 当然,要实现这一切,Skyline团队打算用开源造车的方式来实现。“整个造车技术我们都将对外公开,同时接受社会意见并进行修改。”祝军说。 不过,现在如果要问祝军和他的团队,他们要造的车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也没法回答。“我们要造的车,需要与这个社会共同进步。” 同样有着造车梦想的,还有福特前任亚太区车载连接产品规划和开发经理夏一平。今年5月,夏一平带着自己的“梦之队”OpencarLab在北京极客公园举办了一场开源造车的“宣讲会”。 在夏一平看来,开源造车就是把设计、车内体验、地盘、车联网包括电子系统等,用模块方式分类,任何人都可以来参与某一些领域。“在开源设计的顶 层是我们最中间的力量,这是大家都来参与的力量,不管你是个人、公司还是汽车使用者,你对汽车有很多抱怨和想法,或者只是体验的描述。” 夏一平畅想的未来汽车发展模式是生产标准化、研发社会化、产业链条化。通俗来讲,标准化,就是汽车的哪一个零部件坏了,更换时,其他品牌、其他 型号都能对接的上,不同汽车城的零部件可以互通有无;社会化,就是市场和用户在汽车制造中,拥有真正的话语权,未来,个人消费者甚至可以在开源汽车网站 上,购买各种产品来自己DIY一辆电动车;扁平化,及时如何能去掉更多的中间环节,让生产组织不再围绕一个中心,而是多中心,让需求与生产更富效率的匹 配。 不管是祝军还是夏一平,就目前而言,开源造车只是停留在一个概念,具体的流程和步骤仍充满着未知。 ■相关链接 未来在家,也可DIY一辆车 开源造车的乐趣,不仅仅存在于生产制造商。在开放的汽车数据面前,每一个人消费者都可以成为汽车设计师,参与到自己爱车的设计开发上。 今年2月,就有媒体曝出在意大利就有这么一家名为OSVEHICLE的开源汽车公司,可以通过“私人定制”,制造出一辆完全属于自己的汽车,起步售价只要400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3.3万元)。 而这家汽车公司之所以可以实现定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开源汽车”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为了让用户参与到汽车前期的设计,该公司将他们的汽车设计板块对外开放,用户因此可以在公司网站上设计常规轿车、越野车等。 据了解,目前这家公司有Tabby和Urban Tabby两款车供用户选择,两款车型采用兼容底盘,分为两座、四座,燃油发动机、电动机的不同版本。 其中,Tabby为基础版本,只要底盘和相当简陋的车体配置,最基础的两座版售价仅需4000欧元。而Urban Tabby的配置稍高,在Tabby的基础上,增加了车门、挡风玻璃等设置。 由于使用了兼容底盘,车辆外形的设计完全由车主来决定。值得一提的是,OSVEHICLE目前接受车辆的预定,车主可以把汽车零件买回家去,在 网上下载好图纸,然后就能使用简单的扳手等工具,就像组装玩具一样,最快花1个小时,组装出一辆可以在路上正常使用的轿车。不过厂家提醒,1小时的组装时 间,不包含车门和仪表板、前挡风玻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