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亮点和不足 由熟悉计算机安全的工程师来翻译此书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并不是因为多次提到“黑客”(黑客与骇客是不同的,在《如何成为一名黑客》一文中有所介绍,此处不赘述),而是因为搞计算机安全往往需要深厚和扎实的技术功底,并能够读懂ESR文字背后的很多隐喻。此书的翻译难度是异乎寻常的,ESR利用其在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人类学方面的知识旁征博引,讲述开源背后的运行机理,他自诩为是开源人类学家,果然名副其实!这就让全书浸润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气息,更有深厚的人文价值和无所不在的隐喻。但这却给翻译和读者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不便,特别是中国读者往往对这些西方文化背景不了解,更加深了理解难度。
作为第一次在大陆简体出版,翻译将成为一个标杆,特别是文章标题的翻译意义更加重大。比如当我们提到《编程珠玑》(Programing Pearls)一书的时候不会说“编程珠子”。一个好的标题翻译,会让一部作品更好地本地化流传,所以请译者对标题的翻译能更加斟酌,期待译者可以在之后的版本中做出一些改进。 对新手的阅读建议 毋庸置疑,这本书是加入开源的必备读物。我本人建议每一位加入开源的人,要想真正领会开源的要义,不阅读一遍《大教堂与集市》是不行的。若从未阅读过本书,这里给出一个阅读建议。 请首先阅读附录A《如何成为一名黑客》,这里讲述了本书里出现的一些基本概念,一些你需要了解的常识性的内容,是基础中的基础。之后是《黑客圈简史》,这是读懂此书后面内容的文化背景基础,同时请结合Google查找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名人、以及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计算机,体会黑客文化。之后就可按顺序阅读《大教堂与集市》、《开垦心智层》和《魔法锅》。 阅读最后一篇文章《黑客的反击》时,我建议配合这两部纪录片:《操作系统革命》和《Code Rush》。《操作系统革命》讲述了GNU与自由软件以及Linux的诞生,Linux和开源的概念、发展和一些成果,这部视频里讲述的很多内容都是《黑客的反击》一文中提到的内容,而《Code Rush》则讲述了网景公司(Netscape)开发Mozilla背后的故事,可以联系《大教堂与集市》后记中提到的情节,又能联系上《黑客的反击》一文里提到的相关内容。我就不在这里更多剧透了,两部视频都可以在互联网很容易搜索到。 期许和展望 当《大教堂与集市》一书1997年第一版问世以来,便打响了开源在世界上的第一枪,成为了开源的入门和指导文献,其意义重大,不仅指导了Netscape开源其Mozilla浏览器(也就是现在Mozilla Firefox),更是后面十几年开源运动发展的行动指南。 既然如此,此书的中译本也可以指导中国的开源发展,指导希望在中国推动开源发展的人,指导中国开源社区运营,特别是如何发展中国开源社区。这应该成为每一个开源项目所有者、每一位投身开源社区建设和运营的同仁,人手一本的行动指南。笔者希望借此次华章科技出版此书中译本的机会,能为中国开源的发展打开了一道门,能够成为中国开源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为中国开源发展注入活力。 读罢此书,强音回荡犹在,余音袅袅,绕梁不绝。最后,恳请译者和出版社,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与O’Reilly出版协议许可的框架内,将此书的译文以CC协议或其他开源许可证的方式公开发布,让大家可以一起来完善译文,一起来推动这本书流传更广,一起来为中国的开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请加入我们开源人的行列吧。谨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参考资料: 评论请前往 tonghuix 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