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应用程序自动部署引擎Docker将在本周公布1.0版本,看似与开源软件势不两立的微软和Rackspace 、IBM、谷歌、Canonical、Red Hat等公司一样,都是这款开源软件的功勋之臣。据ZDnet报道,Docker使用整合包(containers)替代虚拟机,能让多款应用程序同时在一个服务器上运行,让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轻松地部署分布式应用程序。 拥有丰富软件技术宝库的微软,为这款开源软件贡献了诸多微软技术,测试人员已经能在Linux虚拟机中运行预览版的Docker on Azure。 但在本周的DockerCon show上,微软代表将使用Azure虚拟机扩展软件把Docker部署到Linux虚拟机之中。在Azure上运行时,Docker集成了跨平台的 Azure CLI工具套件,并让用户更简便地登陆到Docker on Azure。 微软开源技术的发展Docker仅仅是微软力挺开源技术的最新案例,他们对开源技术的热衷要从2006年微软开放源技术中心(OSTC)成立开始谈起。在此之前,微软和Linux几乎是势不两立的。微软第二任CEO鲍尔默曾在2001年把Linux称作恶性肿瘤,2007年夏天的时候微软还指责Linux侵犯了微软的235项专利,暗示将索要授权费。 与此同时,微软内部关于开源软件的讨论开始出现变化。在首席开源战略师萨姆·拉姆齐、微软开源先驱比尔·希尔夫(Bill Hilf)等人的积极推动下,盖茨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表达了对微软拥抱开源的支持,随后微软开源技术中心就此诞生。 微软在开源技术上的努力很快有了成果,2007年他们首次破天荒地向Linux贡献了3个驱动程序,2万行源代码,引发业内强烈关注。这3个驱动程 序主要改进了Linux运行在微软虚拟环境Hyper-V的支持,同年微软加入了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开源组织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 随着对开源技术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2012年微软开放技术开始独立运营,成立了微软开放技术公司(Microsoft Open Technologies)。同年,微软对Linux源代码贡献终于挤进前20强,排在Red Hat、谷歌、IBM、英特尔等公司之后,殊为难能可贵。 2014年1月,微软开放技术公司全资子公司——微软开放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再次扩大了微软开放技术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