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每天挂在嘴上说的“开源”二字的来历吗?其精确的定义是什么?和“自由软件”又有什么关系?它代表着一种怎样的承诺?本文都将给出答案!
我们使用开源软件已经很长时间了,在文化基础上我们可能忘记了它的来处。看起来这个词是如此的自然、无处不在,但是有谁能记得它惊天霹雳出现之时的事情呢?年轻人也许并不知道它的历史,即使它现在就填充在我们的生活里。 开源不是纯粹的催生了Linus Torvalds这样牛人的虚拟性腺;开源并不意味着金钱是被禁止的事物;开源也并不是说Richard Stallman是个另类/笨蛋。开源,开源还有些事你不应该忘记! 1. “开源”是一个由OSI创造的术语 先说重要的,估计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开源最重要的部分:这个术语的来的并不顺利。在1998年年初的时候,Netscape Navigator(网景浏览器)被作为免费的Mozilla套件发行之时,“Open source”一词才被顺带发明出来。Open Source Initiative(开放源码促进会OSI)是由Eric Raymond和Bruce Perens这样的先驱者共同创造的,当时他们决定为即将要要发生的事情取个新的名称。他们和其他人聚在一起,Christine Petersen机灵一闪推荐了这个术语,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OSI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只为一个目的的组织,在场的人不停的
说:“open source,open source,open
source”,直到每个人都在说为止,(听起来有点像是传销)。这是发生在1998年2月的事情,可以说开源一词比《黑客帝国》还早一年出现,估计连救
世主Neo也没听说过这个词。 2. 在OSI之前没人说“开源”二字 OSI所做的最伟大的营销活动就是将“开源”推广出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很自然的说“开源”这个词。他们让我们相信“开源”是我们的理念,而不需要进入我们的梦想。 不用多说,这是前辈们的想法。到目前为止,除了“开源软件”,最常见的说法就是指在1998年之前出现的“自由软件”了,应该说,它的资历比“开源软件”老。 3. 开源拥有精确的定义 现在的问题是:并不是OSI说开源了,你就可以将你所希望开源的的东西全都称之为“开源”。这可能乍一看上去有一点讽刺,OSI并没有将“开源”本身的开源定义明确说出来。事实上,他们甚至连“开源”的商标都已经注册为己有了,然后要求你根据其商标指南来使用这个词! 那么“开源”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刚开始的时候,Bruce Perens编写了 Debian Free Software Guidelines,之后,他决定按照同样的指导方针,运行sed-is/Debian/open source/g,并为“开源”制定官方定义。 这也就是说,除了有“向我展示你的代码”的意思之外,“开源”本质上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尤其是:
4. “开源软件”是“自由软件”的近义词 这是一个真正让人愤怒且会引起网络口水战的事情。如果有人问:你的软件是否开源,免费吗?肯定会有这样的回答声音:所有的开源软件也是自由软件,反之亦然。对于这样的回答,我只能莞尔。 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但是事实上,这些软件最终所指的/涉及的都是差不多的。当然,这其中有一些非常微小的分歧,就是许可证问题,OSI认可的但不一定能得到FSF认可,反之亦然。总之,正如Bruce Perens说的那样:OSI的目的就是将“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绑定成一对近义词。可是,OSI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5. 开源也是一种承诺 创造“开源”这个词的主要用途还是为了将一个特定的观点表达出来。“开源”短语的最大支持者Eric Raymond和OSI一直将“开源”形容为“自由软件”的一种营销方式。 正因为和营销活动有关联,所以开源也带有一定的承诺含义,承诺我们要忘记曾经是OSI营销活动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已经根深蒂固于开源本身,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这其中的承诺要点是使自由软件在商业业务上更具吸引力,而不是一再将“自由”作为强调产品的一部分。与之相反,OSI承诺过将你的软件开源,你因此可以得到更好的软件。开源是一个更好的发展模式,能产生更便宜、更稳定的软件。 转自:http://code.csdn.net/news/2820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