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硬件支持
随着Linux的这些年的发展并逐步进入主流行列,从内核所支持的设备类型来看,每一次的内核发布,都像是一次跳跃:支持新兴的技术(2.4 的USB),支持古老一些的传统技术(2.2的MCA)。发展到Linux2.6,不被Linux支持的设备已经相当少了。PC机上的主流硬件没被支持的 很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多数(显然不是所有)关于硬件支持方面的改进(包括上面所说的设备模型)围绕对已有支持的加强。 内部设备总线 位于系统底层的总线几乎与处理器同样重要;这些总线就像胶合剂,将系统的各个部件连到一起。在PC世界中,这些总线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 老的ISA(在最初的IBM PC机中可以找到)总线,还是现在的外部串口以及无线(wireless)总线。一旦新的总线及设备变成流行的消费产品,Linux总是能以很快的速度去 适应它;而对于不很流行的设备,情况则差很多。 一个能说明这一情况的例子就是ISA总线的PnP(即插即用)特性,Linux直到2.4版本才支持ISA总线的即插即用扩展,比其他流行的 商业操作系统要晚很多(在内核支持ISA PnP之前,你或许可以勉强使用一些用户态的实用程序使它工作)。Linux 2.6对这个子系统做了一个重要的改进,使它更完善、更好地集成于新的设备模型之中。新特性包括完整的PnP BIOS支持、设备名称数据库以及一些其他的使系统更加健壮的特性。这些改进的结果,是使得Linux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即插即用操作系统,并且可以被 设置成就像那些兼容机的BIOS达到的那样。 ISA时代ISA-PnP的两个可选的替代方案是MCA(微通道体系)和EISA(扩展ISA),尽管它们不那么流行。在Linux2.6的 开发周期中,这两个子系统都做了一些改进以支持新的设备模型。此外,通过引入设备名称数据库,EISA与其他子系统一起获得了更进一步的标准化。 除了刚才提到的几个重要特性,Linux对硬件总线的支持也做了许多其它值得关注的改变。PCI总线是所有总线中最流行也是最重要的总线, Linux 2.6极大地提升了对它的支持,包括改进的热插拔和电源管理支持。新版本同样也支持包含多个AGP总线(即加速图形端口――基于PCI协议的一种独立高速 总线)的系统,如高端图形工作站。就对PC硬件的支持而言,Linux紧紧跟随着硬件市场的潮流。 除了这些实际的设备总线,Linux2.6也增加了一个概念上的Legacy总线。这种总线对每种体系结构都是专有的,这些体系结构包含所有 你可能想到的设备。例如,在一台PC机上,可能会有板上(on-board)的串口、并口、以及PS/2端口,这些设备实际存在着,但不被系统中的任何一 个实际总线所枚举(enumerated)。在其他的一些平台上,这种Legacy支持可能包含更复杂的事情(如查询固件)。但一般来说,这只是一层包 装,使得设备驱动程序在新的驱动模型视图下能以标准的方式操作这些设备。 外部总线 虽然早先的设备标准成熟并鲜有新的特性增加,但USB是一个例外。USB的支持在最近的内核开发周期中有了许多改进,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新内核 将支持USB 2.0设备。USB2.0是一种新的标准,支持设备带宽高达480M bps(当前的USB只有12Mbps)。支持此标准的设备通常被称作高速USB设备,它们正逐步占领市场。另外一个新的相关标准叫做USB On-the-Go(或称作USB OTG),它是USB协议中一个点到点的变种,用以直连设备;Linux 2.6尚未支持它(2.6的补丁是可以支持的)。除了设备支持外,多数USB设备的枚举方式都作了修正,使得Linux能访问现今许多同类型设备的所有实 例(instance)。这一点对于大型打印机或存储设备来说相当有益(虽然后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专用存储总线)。很明显,这一领域的技术最近几年成长显 著,Linux对相关设备的支持也是紧跟市场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