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消退 另外,Facebook的主流化意味着用户会发现自己在诸多的社会场景中交友,在上司和祖母面前暴露出自己向好友展示的那一面。因此,就像最初迅速爱上 Facebook那样,人们对Facebook的热爱也很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消退——人们的热情到了顶点,IPO让该公司确立了行业地位,年轻人们开始逃离 到更加自由的地方,避开想打探自己生活状况的父母的眼光和不断收集数据的Facebook。 “在知道所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在Facebook上后,人们的参与度变得很不一样。”博伊德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它变得没那么私密了,变得更加商业化了,这两点也都改变了人们与它的关系。” 这说得对吗?有多少是预测成分?或许要再过十年才能回答这类问题——考虑到当前的情况,没有人会想打赌Facebook将主导社交领域那么久。 “Facebook是否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我想也许不会。”汤普森指出,“10年似乎是很长一段时间,但相比主导美国文化数百年的福特和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该时长不值一提。” 也许Facebook本身只是暂时现象是个奇怪的想法。这使得我们过去10年所有的更新、发布的数十亿张照片和帖子、朋友请求和无数的消磨时刻看起来只不过是一堆虚拟尘埃。 汤普森将那些短暂的更新看作一幅点彩画上的点。只有将画面拉远你才能够看到全景:由成千的小时刻、早餐照片、情感状态和有趣帖子组成的、并与很多人分享的生 活。汤普森认为,人们在Facebook网站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后仍会留有那种社交网络意识。它的遗产将包括其它的对社交规范的小幅改变:如更强的社交圈子 意识、个人制造和分享消息的能力。 不管再过十年Facebook会变成什么样子,人们都可以如此概述它:它不只是一个趋势。或者引用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话来说:“扎克伯格总是说,Facebook的初衷并不只是成为一家公司,而是要实现连接全世界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