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前创建Linux Deepin团队的时候,我们心中早已有完美桌面系统的框架和目标。从仅有几人的初创团队到现在30+的专业团队,我们的目标一直非常明确:做出用户交互体验最好的Linux系统。 我们的交互体验观 在我们看来,优秀的交互体验标准是: 1. 不要让用户浪费时间去折腾细节 Linux真正要学的东西很多,学计算机的可以研究底层算法,学设计的可以进行视觉研究,其他学科的可以研究自己领域的专业难题,普通用户装上电脑听听音乐,看看电影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但不是每次装上电脑要花几天时间去折腾字体、编码、解码器,甚至洁癖式的追求底层库的版本。我个人本身也是GEEK,写程序“从来不用鼠 标”,Emacs做所有事情,我本身也经历过“非折腾,不生活”的经历,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其实我真正希望的是,Linux装好以后那些已经弄懂的东西最 好默认就配置好,我现在基本上都不折腾系统,因为那些Linux存在的各种问题在Linux Deepin已经配置好了,不需要再折腾。Linux Deepin在这一点非常坚持,疑难问题我们开发人员自己折腾,把用户的时间节省下来享受生活! 2. 好的交互设计不仅仅是主题 很多只关心Linux命令行的同学依然把交互设计等同于美观的主题。其实美观的主题只是视觉的感官,真正好的交互设计源于对人性最深层的思考,然后做出最自然、最符合用户预期的交互反馈。 下面,我以深度截图和深度影音为例,简单谈谈其中的交互细节: 1)在深度截图之前,最好的截图工具是shutter,我们要分享截图给好朋友要怎么做? 先截图 -> 保存图片文件 -> 打开图片编辑 -> 保存编辑过的图片 -> 上传截图到社交网站 这样的流程用户截完图以后不能直接编辑,先要保存,保存以后还要重新打开文件进行编辑,然后还要保存,再打开浏览器或者其他社交工具操作。 然后我们就思考,用户最需要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拖拽一个截图区域,实时编辑截图区域,然后点一下就自动分享给朋友”,这就是用户最简单的心理预期。 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把用户最需要的东西用“最简单的”的步骤实现出来。 所以,深度截图从截图、编辑到分享一气呵成,没有半点拖拉,最简单实现用户的预期就是最好的交互设计。 2)深度影音在最小化的时候要做什么? 我们先分析一下一个很专心看电影的用户为什么要点击最小化,因为他有其他工作要做,所以需要先最小化看电影的窗口。然后我们继续分析,他做完其他事情后会干什么?是继续看电影。 那么这时候我们要做什么?在用户点击最小化的时候,自动帮用户把电影给暂停,然后当用户再次打开电影窗口的时候自动帮用户继续播放。 这就是交互体验,用户希望打断的时候自动暂停,回来的时候继续看,我们就把这种小细节智能的帮用户做了。 3)用户在软件中心安装完软件后最想做什么? 用户最希望安装完后的是启动软件。 什么,还需要去启动器找图标启动?只用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改进,在用户安装完软件后在最后加一个启动按钮,用户不用关心这个软件在系统的哪个目录安装的,用户只需要点一下就直接开始体验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