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Mark Shuttleworth在04年成立Canonical——这家Ubuntu背后的公司时,他对所有员工的许诺是个人出资赞助公司两年的运营。但现在十年快过去了,Canonical依然没有盈利。 Shuttleworth当年的承诺是让team“放松下来”而专注于Ubuntu这个刚刚诞生的操作系统。但至今Shuttleworth都没有 发出最后通牒。Shuttleworth在99年就将自己的数字认证和安全公司Thawte卖给了VeriSign,5亿7500万美金。现在他自己的身 价估值在数十亿美元。 “单独的桌面操作系统必亡”事实上,Shuttleworth不仅没有向Canonical的员工发出盈利的最后通牒,而且随着Ubuntu在桌面和服务器之外的扩张加大了注资力度。 Shuttleworth表示:“如果它是一个单独的桌面操作系统,那么它一定会灭亡。”于是我们就有了Ubuntu Touch,来顺应个人计算向移动的转换。
Shuttleworth最初是希望以Linux打破微软的统治,这个目标显然早已破碎。当下Windows占据全球93%的桌面市场,而所有的Linux加起来只有1%。 Canonical没有盈利并不意外。 但令很多人不解的是Canonical本是大有机会盈利的,如果Shuttleworth愿意砍掉大部分业务而专注企业客户。 大部分人知晓Ubuntu是因为它是一个免费的桌面操作系统,但Canonical同时也运营着相当数量的企业服务软件和OpenStack云架构平台。Canonical走向盈利最清晰的路径莫过于砍掉桌面和移动业务,而专注于数据中心的运营。 “对于Canonical,我们只要将业务削减下来。”Shuttleworth这么说过,“只留下服务器部分或者只留下OpenStack,那肯定就盈利了。” 当然,说这些的时候Shuttleworth毫无如此行事的打算。作为一个开源软件的拥护者,他的视野在于建造一个跨越移动、PC、服务器和云的平台。 “我所感兴趣的是未来的某一天,你的手机上有Ubuntu的app;你可以将app投射到更大的屏幕;于是它变成了Ubuntu PC;而这些数据是通过Ubuntu客户端的云处理;云本身是运行在Ubuntu的服务器上…对我来说,这个完整的愿景比任何一部分来得重要。”
Canonical总部设在英国,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部署有500多名员工。它是一个私营企业,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具体营收数字。不过在2009年,Canonical的营收达到3千万,Shuttleworth当时表示这一数字刚刚维持公司的运营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