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北邮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有没有对自己影响特别深的人? 李雪:北邮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学术氛围特别浓厚。北邮算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科院校,不像很多其他的综合学校,北邮开设的理科专业很少,人文专业更少,像医学这样的专业都没有。虽然有一些同学会觉得有点枯燥,但是我个人还蛮喜欢的。感觉北邮可以让我专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大家的态度都特别的认真,北邮的学风也非常好。 谈到对我影响特别深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ACM集训队的教练房鸣老师。如果不是他给我加入集训队的机会,我很可能就不会在编程上面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 ACM大赛那点事 ACM程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ACM)是大学级别最高的脑力竞赛,素来被冠以"程序设计的奥林匹克"的尊称。大赛自1970年开始至今已有30年历史,是世界范围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程序设计竞赛。 CSDN:这次去俄罗斯参加ACM大赛,有没有发生一些特别的事情? 李雪:我感觉有意思的事情挺多的,其实每次出去比赛都挺有意思的。我们7月5号回来的,不过这次去俄罗斯参加决赛有些曲折。就在离开的前一天,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两位随行老师被拒签了,于是只有我们几个队员独立去参赛。当时老师的准备是比较充分,而我们自己准备工作并不太多,结果到了俄罗斯那边,我们不会讲俄语,他们会讲英语的人也比较少。反正就是各种尝试,这也是对我们能力的一次考验。 CSDN:比赛结果出来了吗?排名多少位? 李雪:比赛是当场出结果,北邮的目标就是拿到排名,我们团队相对排名为48名,基本上完成了任务。 CSDN:国内有多少大学参加?参加世界的ACM总决赛的团队,一共有多少? 李雪:中国大陆有17所高校参加,这是通过亚洲区的预选赛,选拔出来的17所高校。然后全世界共计有120多个团队参赛。 CSDN:我们都知道ACM是一个计算机领域顶级的大赛,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李雪:我觉得ACM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在此之前,我也没有跟别人组过队,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这次参赛让我感觉到自己一个人和组队相比,差别还是挺大的。其实我们学校里最强的队伍,也许三个成员的个人实力都不是最强的,但是这三个人恰好能力互补,而且彼此之间的合作非常默契,相互之间的沟通也比较顺畅,所以就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比赛结果。我以前虽然接触过编程,但是和人交流,包括比赛的时候互相查错,验证思路是否正确这些,其实还是从这个比赛当中学到的比较重要的能力。因为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搞研究,实际上都是这种形式。 从13000名学生中脱颖而出 邹欣对李雪的评价很高,他认为李雪和她的队友不仅在比赛中的配合的十分默契,而且时间把控能力也非常好。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两人的合作,把事情做出来,这是李雪和队友胜出的关键。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经理吴国斌在接受CSDN的采访时表示,微软举办“编程之美”大赛,第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展现算法之美,编程之美;第二个方面,微软也希望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企业的编程模式;第三个方面,Windows Azure刚刚落地中国,也希望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云平台的魅力。 CSDN:得知自己是第二届微软编程之美挑战赛的冠军,当时什么心情? 李雪:当时真的没有想象到,甚至有点难以相信的感觉。因为我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名次的问题,包括进入复赛之后,也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当时也就是想去微软,体验一下他们的工作环境,感受一下微软公司的氛围。不过最终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肯定是非常高兴,也感觉自己特别幸运。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吧,但是自己也确实努力了,拿冠军还是很开心的。 CSDN:这次比赛,编程环境使用的是微软的云平台Windows Azure,这跟你以往接触的编程环境是不同的,你感觉Azure云平台怎么样? 李雪:Azure云平台给我特别大的感触:第一就是它的功能特别强大,在开始看资料时,本来是想学透彻的,但是后来发现是学不完的,Azure支持很多种编程语言,提供很多不同的服务。 第二就是Azure带来的挑战也很大,仅仅是看教程,我就看了快两周的时间。可能因为这个平台比较新,可供参考的资料和经验都不多,还需要自己的摸索。在Azure云平台上编程跟以前编程的很多标准用法都不一样,很多的东西还需要去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