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用户行为创造这种体验并不容易,首先,很少有用户能说清楚是什么引发了他们的本能反应,即使对于那些他们很喜欢的应用,也很难描述出除奖励以外,吸引他们的因素。所以设计良好本能反馈机制的关键是先了解用户的行为:哪一种互动能够激发人们的反应。 对用户行为的了解需要通过研究与测试来进一步提炼,进而可以推测出哪些互动元素能够增加产品价值,创造出我们期望的本能反应。一些研究方法如下:
很明显本能设计的效果是可以衡量的,但是要如何把它应用到新的设计项目中呢,以下五个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一)关注反馈闭环利用人的本能进行设计的关键是关注用户体验中内在的反馈环路。Loren Brichter介绍并引入的下拉刷新设计,就被大众熟知和广泛应用。它是能够引发本能反应的一个很好的案例。但当我们例举诸多拥有此设计的产品时,我们很难说一个产品单凭这一点就能够人性化、令人喜爱。 那么该从哪一个反馈机制开始设计?首先梳理一下网站的核心用户路径:注册、订阅、变化目标、探索发现等等。每个节点都提供了足够的机会来容纳本能反馈互动,注意在这些路径中通过细节去传达。 (二)提供良好的细节体验当用户需要完成某项任务,要关注于这个任务的细节体验,不仅要考虑页面或操作路径,还要更深层次的去挖掘,深入到去考虑在一次点击中究竟会发生什么。有吸引力的,令人愉快的,创造惊喜的设计能够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用户会口头传播分享这一感受,Photojojo的“不要拉动”按钮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案例。 一些关注细节的表单设计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即使它们只是对微小的行为进行了优化。最关键的是创造使用户满意的反馈。 (三)突破二维的限制去思考网站实际上并不只是一张张页面,我们很容易会忘记在过去20年中我们赋予它的定义和心智模型基础。作为设计师,尤其应当正确理解网站的本质。每个网站都有一个Z轴,也可以称为第三轴。在网站中没有理由不考虑用Z轴来创建多图层。例如,利用抽屉的方式可以展示更多内容和细节,同时又可保持主流程和导航的简洁。这比简单的页面刷新干扰更少,而且有助于让用户专注于任务和场景中,不会突然被引入到一个没有上下文的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