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绑架”后继续“沉沦” 那么,国内银行网银为什么要采用 ActiveX安全控件呢?这里牵扯到浏览器标准之争的历史原因。2010年,前谷歌中国首席战略官、前微软IE团队成员郭去疾在其微博中透露:“中国网 银研发始于2000年初。那是浏览器世界最黑暗的日子,没有竞争与进步,一度微软总部IE研发团队只剩3人,我就是其中之一,而我们被告知IE永远不会再 有单独新版本,将只跟随Windows发布。所以中国网银初起就没考虑支持其他浏览器,后面则只是惯性。” 张韡武解释说,那时IE搞差异化 竞争,利用垄断市场地位绑架网站,那个时候出现了很多“仅限于IE”的网站,不遵守国际组织定的技术规范。中国的网银就是在那时一窝蜂地基于IE开发。近 五年业界给IE压力很大,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判定Windows不能默认使用IE,必须提供用户选择浏览器。这种局面下,IE也做了改进,进一步合于 规范,IE10就是改进后的产品。戏剧化的是,当全球各个过去被IE绑架的网站做出改进合乎规范的时候,中国的网银却大多一成不变,对于IE10却不支 持。 “当中国网银很快被ActiveX这个微软独有的技术‘绑架’之后,要改变格局就意味着要让很多网银系统推倒重来,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技术挟持,就是这样可怕。这就是为什么平台之争、标准之争总是如此惨烈。”郭去疾说。 郭去疾认为,能解决这一现象真正有效的办法是:“让用户更切身感受到网银只支持IE的痛苦,让用户跳起来给银行提需求。用银行的用户去影响银行,才能改善状况。”不过,张韡武并不认为当其他浏览器使用人数变多时,银行会做出改变。 国内银行不愿主动改变 银 行在推进网银对多浏览器支持的过程中,阻力颇大,往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农行浙江省分行电子银行部张丽说,银行在网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大量测试,以 保证网银安全。每一次IE更新,网银都会打补丁,而Chrome和Firefox的更新频率高于IE,市场份额则不及IE,银行一般会优先考虑用户多的浏 览器。 去年本报还援引了银行业内人士的话称,中国各大银行正在研究“下一代网银系统”,它将基于HTML5技术实现跨平台操作,打破浏览器之间的技术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不过据张韡武了解,当他与一些银行业内人士谈到这个技术的研究进展时,他们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主动性。 “国 内银行的变化是和立项有关系的,有立项就好办事,没立项一点改动都做不了。亚马逊每天都在观察用户需求,每年都有改进,而国有银行不到网银升级换代时候是 不会改的。当年订购验收了的网银系统,不出严重问题没人会愿意维护。即使只添加一行代码就能修正兼容性。”张韡武说。据其测试,交行网上支付卡的英文版有 一个bug,支付时候会出错,“因为使用英文版的人数少,也不会用中文投诉”这个问题至少拖了两年才解决。 张韡武表示,“不管用户选择哪种操作系统是什么理由,银行作为服务商要尊重用户的选择。” TIPS 未来或以手机银行为主 “既然浏览器不兼容,我现在通通用手机银行搞定,很方便。”网友“周小西”告诉记者。记者发现,由于手机银行所独具的贴身特性,正在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又一款工具。目前,工行、建行、邮储等银行都推出了手机银行和客户端。 相 比桌面端开发,银行在平板、手机APP的开发热情似乎更高。以工行为例,据其公告,2012年7月,推出全新安卓手机银行客户端,新增工行理财、保险等 19项服务;2012年10月,WP客户端新增缴费、工行理财等服务。2013年1月,面向Windows8平板电脑客户推出专属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端软 件。 “虽然银行对HTML5桌面端开发热情不高,但移动端使用HTML5技术是可能发生的,因为它能统一苹果和安卓平台的网银开发流程。再过四五年,人们或许不再那么在乎网银对浏览器的兼容问题。”张韡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