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3年4月29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印刷版刊登署名杰西·海佩尔(Jessi
Hempel)的封面文章称,为了在移动市场取得优势,Facebook最初决定为所有平台开发统一的网页版移动应用。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项糟糕的决策。
为了尽快顺应潮流,不被对手甩下,Facebook展开了一次浴火重生的自我革新之旅,不仅完全修改了移动应用的底层代码,还利用Android的开源特
点推出了Facebook Home,希望彻底改变既有的移动平台使用模式。 以下为文章全文: 勇于纠正错误 2010年,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做了一个十分糟糕的决定。他没有分别为iPhone、Android、黑莓、诺基亚以及微软的手机单独开发应用,而是让工程师设计 了一个能够兼容所有智能手机的版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定,随着不同的操作系统不断争夺对移动设备的控制权,独立应用迟早会消失,我们都将直接用手 机访问网站,就像使用PC一样。 扎克伯格错了。谷歌Android和苹果公司的iOS很快主导了移动操作系统市场,而那款以网络为核心的Facebook的应用却并未很好地兼容这两 个平台。这个统一的网站不仅漏洞频出,而且运行缓慢,甚至经常崩溃。2011年更新后,第一个星期就在苹果App Store收到了1.9万条“一星”差评。“这可能是我犯过的最大错误之一。”扎克伯格3月末在Facebook门罗帕克总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 成立短短6年,曾经引领社交网络浪潮的Facebook就错过了新一轮科技变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在纷纷抛弃笔记本,转而购买移动设备,然后争先恐 后地下载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应用。这些应用都是专门针对小巧的触摸屏设计的,可以方便出门在外时使用各种功能。你可曾见过有人在桌面上玩《愤怒的小鸟》? 与此同时,Facebook却只有一名专职的iPhone工程师,多数的移动团队都在为移动浏览器编写代码。 在硅谷众多引人惊叹的成功故事背后,总是隐藏着成百上千因为未能顺应潮流而灭绝的企业。扎克伯格显然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但要解决Facebook在 移动领域遇到的难题,这个少年得志大男孩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失败,而且必须痛下决心对这家年轻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公司文化展开改革——其中的很多举动都有违他 的直觉。 Facebook以往一直看重速度,但为了顺应趋势,该公司的移动开发者在推出新版本时必须要再三考量,放慢速度。他们不再对移动网络加倍下注,而是 转而融入应用开发趋势。不仅如此,Facebook不再奢望通过一款杀手级产品接触到尽可能多的用户,而是选择其中一个平台展示他们在移动领域的实力和潜 力。“我对整个公司的开发流程展开了全面的调整,幅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他说。 4月初,扎克伯格亲自发布了Facebook Home。这种新的模式可以在手机上为用户提供丰富的Facebook体验。在全面发力移动应用业务的过程中,该公司已经成功改版了iPhone和 Android应用,但Facebook Home的野心更大:它其实是对Android设备进行了一些深入调整,以便在用户打开手机屏幕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状态更新、News Feed、聊天等Facebook的核心功能——甚至无需解锁设备,就能使用和浏览这些内容。扎克伯格坚信,优秀的编程技能将成为Facebook真正的 优势,其重要性远胜于开发自己的移动设备或移动平台。 但风险同样巨大。Facebook Home导致扎克伯格加大了对Android的依赖,而这款系统的真正所有者正是Facebook最大的敌人之一——谷歌。与此同时,由于Android 与苹果公司的iOS是移动市场的一对宿敌,因此他的这一举动也疏远了苹果公司。而由于放弃了自主开发操作系统的计划,Facebook也将无法从中收获任 何潜在利益(主要是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不过,倘若用户和广告主认可这款产品,扎克伯格便有机会证明他有能力重塑移动体验,并改造Facebook。 接纳大胆建议 2011年10月的一个午后,克里·昂德莱卡(Cory Ondrejka)把他的老板拉到了一边。彼时,扎克伯格刚刚完成了每周的例行问答会议,并与Facebook CTO麦克·斯克洛普夫(Mike Schroepfer)一同走进了一间会议室。昂德莱卡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应该彻底抛弃现在的iOS应用,得重新设计一个。” 这个建议很大胆,但扎克伯格和斯克洛普夫当初让昂德莱卡负责移动技术时,就是看中他的魄力。头发灰白的昂德莱卡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拥有武器和系统工 程学位。他不仅技术实力过硬,而且创业经验丰富。(昂德莱卡说:“典型的Facebook员工要么刚刚从斯坦福或哈佛毕业,要么从斯坦福或哈佛毕业后去了 微软,然后又去了谷歌。”)他参与创办的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曾经推出了著名的虚拟世界《第二人生》。他还曾经在百代唱片短暂负责过营销工作,后来离职创办了一家公司,并于2010年被Facebook收 购。 尽管昂德莱卡很受信赖,但他的计划还是让扎克伯格感到不安。昂德莱卡希望Facebook能够蛰伏一年,不要理会用户的抱怨和投资者的谴责。但这一年可不同寻常——正是在那一年,外部投资者将得以首次通过IPO(首次公开招股)对该公司公开下注。他希望扎克伯格不要再浪费时间改善糟糕 的应用,应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款新的iOS应用上。如果能够成功,他们还准备重新编写Android应用。斯克洛普夫和扎克伯格向昂德莱卡抛出了很多问 题。“重新编写代码通常会失败。”昂德莱卡记得他的老板曾经如是说,“你凭什么认为这次能成功?” 他早料到扎克伯格会这么问,所以便拿出了自己搜集的数据——这是Facebook员工的典型工作方式。为了改善移动业务,斯克洛普夫已经汇集了一批产 品设计师和工程师探索在移动市场“成就伟业的渠道”。这个团队认为应当加大对既有战略的关注力度。Facebook的iPhone和Android应用都 是“混血儿”:将刚刚诞生不久的移动网络语言嵌入到苹果和Android专用程序中。但问题在于,专门针对iOS和Android开发的原生应用,远比 Facebook的“混血儿”漂亮得多,也酷得多。 该团队考虑了很多补救措施和临时方案,但道路却越发明朗起来:Facebook必须要从头重写应用。但昂德莱卡却不准备改变应用的任何设计。他坚信, 改版应用界面将会分散精力,导致他们难以全神贯注地提升速度和易用性。换句话说,此后大约一年时间内,Facebook用户仍将继续使用原先那款蹩脚的应 用;而等到项目完成时,新应用的界面也几乎与原先完全一样——前提是他们能够获得成功。“我同意了,”扎克伯格说,“但这不符合我的直觉。” 扎克伯格明白,Facebook的第一要务是理清移动战略。他对此非常痴迷。2011年12月,他便对公司进行了重组,在所有的产品团队中都安插了移 动工程师。2012年,他又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强调,Facebook最迫切的任务是成为一家移动公司。他对Facebook的一众程序员、设计师、销售员 和招聘人员说,如果他们能把iPhone换成Android设备,将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帮助。 逐步落实计划 随后,扎克伯格开始落实计划。他的办公桌夹在斯克洛普夫和昂德莱卡中间,上没有电脑显示器。他的“水族馆”里同样没有电脑。这其实是一间坐落于 Facebook总部园区中心的大会议室,扎克伯格经常在里面评估产品,由于四面都是玻璃,所以得了一个“水族馆”的雅号。当设计师和工程师向扎克伯格提 交自己的产品时,他的第一个问题几乎千篇一律:“在移动设备上效果怎么样?” 为了让工程师更加全面地理解Facebook,昂德莱卡和斯克洛普夫开始将移动开发者安插到产品团队中。在Facebook,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 愿选择加入哪个项目,而各个项目组也会相互争夺人才。管理人员会在报告中重点突出表现好的产品团队。很快,所有团队都发现,如果想在每周的备忘录中受到表 扬,就必须招募移动开发者。 昂德莱卡和几位同事还为移动产品的开发制定了几条额外的规定。在网页中,很容易更新或修正错误,而且速度极快,所以工程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加快速度。但 移动平台的模式却截然不同。首先,作为系统的所有者,苹果公司和谷歌会对调整后的应用进行审查,这需要一些时间。而且必须让用户主动更新应用,但这却不常 发生。如果开发者犯了错,调整起来就要花费更长时间。这绝不是几分钟能搞定的事情,Facebook用户有可能要在几周时间内深受这个错误的困扰。 随着Facebook对移动开发的理解逐渐加深,对移动工程师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些工作起初进展得十分困难——Facebook甚至没有什么人能 确定他们究竟需要哪些人才。经过了几次关键并购后——包括荷兰设计公司Sofa,以及由两名苹果前员工创立的电子书公司Push Pop Press——Facebook的移动开发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012年,Facebook启动了移动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工程师可以参加为期一周的iOS或Android课程,很多人刚刚结束新员工的培训,就来 上这些课,还有人选择项目间隙来听课。当然,没有人能用短短一周成为专家,但斯克洛普夫解释道,这些接受培训的员工智商都很高,他们只要接受一点培训,就 能释放无穷的潜力。这种课程每个班从12人到23人不等,目前已经在门罗帕克、纽约、西雅图和伦敦开课。大约已经有600多名员工接受过培训,他们随后加 盟了各个产品团队,并将新学到的技能付诸实践。 这项措施收到了成效。2012年8月,Facebook推出了新的iPhone应用,据称速度达到上一代的两倍,在App Store中获得了大量的四星和五星好评。对Facebook高管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要知道,他们整个夏天都在应对Facebook 5月份的IPO失利所造成的影响。纳斯达克市场的技术故障、选择性披露的指控以及各种炒作的推波助澜,导致散户无所适从,对Facebook倍感失望。 Facebook股价目前大约为28美元,较38美元的发行价低了整整10美元。 当我问起IPO将给Facebook带来什么改变时,扎克伯格说:“我们转型为一家上市公司,同时也转型为一家移动公司。转型为移动公司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可能十倍于上市所带来的改变。公司过去一年的确发生了变化,但我认为这不是上市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