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版)》中,国产智能手机对于谷歌开发的安卓系统的依赖程度被定义为“重度”,报告显示,安卓手机在国产智能机中已占到97.7%。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但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目前普遍身患“安卓依赖症”,即便这完全是市场行为,并且有着尴尬和无奈,其背后隐含的风险仍值得警惕。 业内人士表示,安卓系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一家独大,其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安全问题。这已不是可能遭遇的隐患,而是切实存在的现象。 安卓系统成手机安全重灾区 据报告显示,经历了2011年Android 正式取代 Symbian 成为恶意软件的第一大操作系统目标这一转折点后,全球手机安全形势继续恶化,这个在2012年尤为明显,恶意软件在全球影响的范围更大,而且恶意软件的设 计和伪装、钓鱼诈骗等新型传播手法均有显著进步。 针对移动设备的恶意应用开发者,似乎只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Android。移动安全厂商 NQ已经发现(PDF),Android设备的恶意软件感染数已从2011年的1080万,增长到了2012年的3280万,这意味着,被感染的设备总 数,已是去年同期的3倍。NQ还发现,2012年检测到的恶意软件中,几乎有95%是特别设计以针对Android设备的。 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谷歌的移动操作系统将是将来网络犯罪的头号攻击目标。 不过,InfoWorld的Brian Katz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地区的Android用户也要担心,因为大多数的恶意软件感染都发生在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地区。 根据英国电信服务供货商BT日前进行的一项测试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谷歌 Android 应用软件,都包含着某种形式的恶意软件。BT的专家表示,他们将会对其他几种移动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进行测试,但预计会有类似的结果。 无独有偶,日前日本信息安全公司netagent也对智能手机软件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统计,结果发现,其中约十分之一(3万5000种)软件存在盗取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此类存在安全隐患的软件全部为谷歌安卓系统用软件,用户安装此类后可能会强制收到大量的虚假短信以及流氓广告等。 另据上海复旦大学移动互联网数据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对当前比较热门的330多款安卓系统下的手机软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监测,结果发现,安卓系统下的手机软件可以轻而易举地偷偷获取用户信息。 换句话说,用户一旦安装此类软件,就可能成为盗取个人信息的工具。而这些应用软件都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盗取用户个人信息。 手机厂商或将受制于谷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指出,目前我国智能手机产业中对谷歌公司的安卓智能手机系统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而且我国手机操作系统研发企业还面临谷歌公司的商业歧视,如延迟代码共享时间、通过商业协议制约终端企业等。同时,白皮书明确表示,我国已具备了发展移动 操作系统的良好产业基础。 据统计显示,2012年377家国产手机厂商共推出智能手机1.89亿部,占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的73.2%。但在这1.89亿部手机中,安卓手机占到97.7%,国产操作系统尚不足1%。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庞大的安卓系统一旦形成垄断,而我国手机操作系统缺位,行业将面临很大的危险。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也表达了另一种担心,其表示,安卓一家独大,万一它真的收费,手机生产商又该怎么办?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珺表示,开发自主操作系统十分必要,最主要的是可以帮助国内手机厂商摆脱目前的限制。同时,谷歌过于开放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手机病毒过多。 从目前形势来看,国产手机厂商不得不看谷歌的“脸色”吃饭。国产手机当前的境遇可谓“夹缝中求生存”。一方面谷歌公司经常延迟代码共享时间,通过商业协议制约终端企业等;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厂商之间竞争激烈且核心技术缺失,同时也造成了国产手机同质化、拼硬件的现状。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研发国产手机操作系统,摆脱对安卓的依赖,否则手机厂商或将受制于谷歌,任其“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