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微软的外设:无可挑剔,不必多说 抛开微软Arc Mouse无线折叠鼠标不谈,这家公司生产的基本型Comfort Desktop键盘和基本型鼠标都已经在我们的指尖徜徉了许多年。对许多人来说,正是因为用惯了微软的键盘,所以才无法想象如何才能在平板电脑的玻璃显示屏上长时间打字。 6. 为未来发展而投资 ![]() 微软之所以会采取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撒下Windows及其他产品的“种子”,这跟其他科技公司的作法没什么两样。但这样做是否能给人带来好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7. Windows Phone:誓要与众不同 ![]() 我们都知道Windows Phone的弱点是什么。微软没能说服应用开发者“归顺”这个平台,这就是消费者不愿使用这个操作系统的最大理由。但是,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本身还是很值得推荐的,而诺基亚和HTC基于这个系统开发的硬件也不坏。 8. 仍旧控制着企业级市场 ![]() 虽然Google Apps仍在继续侵袭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三头统治”地位,但微软也通过整合Lync与Office的方式对谷歌的服务形成了迂回包抄之势。 微软是否需要通过Surface等硬件来控制企业级市场?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不需要。如果Surface最终无法成为企业员工的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选择,那么传闻中的Android和iPad版Office就很可能会“补位”。微软的终结目标是:吸引企业的注意力,通过企业市场创造营收,无论到底是通过哪种媒介。只要微软能一直做到这一点,那么微软就能毫无心理负担地押注于Surface和Windows Phone这样的高风险博弈。 9. 微软的认错 ![]() 与此相比,谷歌也面临着罚款和欧盟调查,原因是其被指无视有关该公司需修改隐私权政策的要求。许多人都原以为微软会找借口,并对欧盟的决定提出上诉,但它没有。 如果微软一开始就没把事情搞砸,那么不是更好吗?那是自然了。在去年于挪威召开的一次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很明显也对此感到后悔。但是,哪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也都会犯错误,而公司如何处理自己所犯的错误却正好可以定义这家公司的性格。 痛,并领先着 失败总会引起我们的兴趣。微软一步步爬到了市场的顶端,在这一过程中打造了世界头号富翁。科技新闻工作者们还在纷纷扬扬地写着微软衰落的故事,我也是其中一个。微软的某些战术仍旧让人觉得尴尬,比如说Scroogled广告宣传活动;Windows 8可能最终将会变成Vista的“基督复临”;在微软是否能把软件、服务和硬件整合为完整统一体的问题上,人们还心存疑问。 但是,拒绝承认微软故事的另一个侧面,这种作法同样也是不对的。毕竟微软确实带来了一些好东西,如果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的话,那么呈现在你面前的就会是一幅不完整的、不准确的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