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不行啦。“很多人在谈论微软时,可能会这么说。 的确,微软一直都饱受指责,其中大部分的指责也是合理的 — 从它用卑鄙的手段攻击 Linux,到新操作系统的失败。长久以来,这些行为,已经把微软渐渐的塑造成为一个金钱至上的垄断者,它思想陈腐,爱好诉讼,不与外界来往。更别提花了多少年,才让比尔盖茨意识到互联网的潜力。 但是这些只是微软的一部分。我们经常会忽略微软的一些优秀决策:它开放式研究的哲学;它愿意去采用或者贡献开源代码;甚至有些时候会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些事情,微软可能并不是做的最好的,但也相当优秀了,但是我们却很容易忽略这些。 1.微软比你想象中的开放 微软开放?真的? 当然不。如果你只是关注微软的那些商业产品,不好意思,它不是开放的。你绝对不会看到 Windows 的开源代码,更不用奢望微软会成为像 Red Hat 那样的开源主义者。 但是在 2006 年,微软迫于 IBM 和Red Hat的压力,开始改变对开源软件的态度。甚至在 2012 年,微软还进入了 Linux 内核贡献者排行榜前 20。Linux 从来没有真正占领过台式 PC,但是微软似乎很乐意授权给 Linux,让 Linux 在虚拟机中运行,甚至可能还会开发 Linux 版的 Office 套件。 从根本上讲,微软开始承认开源软件的地位,并且结合自身的优势,将开源软件贡献给一些微软认证的社区,这种做法使得局面缓和了不少。不管你怎么反驳这些,你不得不承认微软对开源软件的态度,有很明显的转变。 2. 开放式研究 微软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愿意开放自己实验室的公司之一,它会在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时,比如微软技术节,开放自己雷德蒙德总部或者硅谷的设施,供大家参观。 很多公司为了和开发者建立友好关系,或者为了宣布新产品,会举办一些发布会。而微软则不同,它更注重研究,或者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微软对这种形式的发布会似乎很自豪,因为很少有公司会分享这些东西。 微软同样在学术探索领域有很大优势。在搜索学术搜索这方面,Google Scholar一直还不错。但是,如果你将 Google Scholar 和微软的学术搜索引擎Academic Search作比较,你会发现后者不光会提供一些相对而言更有趣的搜索结果,而且还允许你进行整体搜索。而且,你可能不知道,微软比 Google 发布的研究论文要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