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应用是Google Drive 的服务对象 而更重要的第三方支持也已经初露端倪。在最初发布的 18 款支持 Google Drive 的应用中,包含了 CAD 文件查看工具 AutoCad、图片编辑工具 Aviary、幻灯片制作工具 SlideRocket、项目管理工具 Gantte 等等,我还发现了在产品设计人员中相当受欢迎的 Balsamiq Mockups 原型工具,可以让用户在线创建一个 Web 原型图,通过 Google Drive 分享给其他人共同进行协作。Google Drive 为这些应用带来了其原本缺失的重要一环 - 强大的协作和分享功能。 在 Chrome Web Store 安装对应应用后,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Google Drive 创建这些新类型的文件,也可以在应用自己的页面创建新文件并保存到 Google Drive,团队协作和文件分享功能同样支持。就初步的体验来说,由于文件可以集中在 Google Drive 进行管理,我确实开始更愿意使用这些 Web App。 Google 从发布之初就公布了 Google Drive 的 API,与 Dropbox 相比,Google Drive 目前的 API 还不够强大。例如在文件的操作方面只 Google Drive 目前只支持”get、 insert 、 patch 、 update “四种方式,而 Dropbox 支持的操作则丰富了很多。对于第三方本地应用来说,Google Drive 目前用处不大,但对于 Web 开发者来说则机会重重,我们可以期待 Google 未来放出更完善的接口支持。 在非 Web 端,Google Drive 未来的开放接口策略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开放非 Web 端的接口,Android 平台应该会首先获得应用,毕竟移动计算平台目前的重要性已远高于桌面平台,而关于 Web App 与 Mobile App 的未来讨论也是一个焦点的话题。 Google Drive 的核心
Google 负责 Chrome 的高级 VP Sundar Pichai 表示,完善文档的创建、分享和协作功能也是 Google Drive 延迟推出的原因。Google Drive 在云存储、云同步方面的功能并非其全部,第三方应用的协作、分享支持,高级的搜索和文档处理等处才是这个产品真正发挥其优势的地方。 虽然 Google Drive 的推出对于 Box.net、Dropbox 这样的小型云存储服务来说可能是一个威胁,但从理念上来看,Google Drive 与 Dropbox 其实并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以文档协作和分享为核心的 Google Drive 最直接面向的对手也许更多是微软的 Sharepoint 平台,两者的大战不可避免。 对 Google 来说,Google Drive 以 Web 为基础的文件同步、分享与协作理念无疑是其继 Chrome OS 后的又一次重要的赌博。Web 是否真正能够取代桌面、甚至取代移动应用还很难说,而用户是否能够接受一个如此革命性的云计算理念也依然有待观察。 另外,对于以索引用户的搜索、社交、邮箱信息并推送针对性广告谋生的 Google 来说,如果其对用户的个人文档也采取同样的策略,那么可以想象未来针对性广告会多么的精确。这对于企业,以及那些已经被 Google 的隐私政策不满的个人用户来说也许是阻碍他们使用 Google Drive 的原因。 因此,Google Drive 是Google 云策略的一部分,试想你的所有数据都在云端,第三方服务通过GD的API接入为你提供服务,想想就觉得Chrome OS很美好。当然,在中国除外。 原文地址:http://www.geekpark.net/read/view/157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