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Drive 初看似乎是与Dropbox 性质相近的产品,但实际上,它们完全不一样。Google Drive实际解决的是云服务之间数据共享的问题,而不是数据多终端共享的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跨平台同步的云存储服务,更不如说是 Google Web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是 Google 从搜索时代开始、Chrome 时代全面展开的云平台战略的延续和核心。
在 Dropbox 流行已久,Apple 依然在 iDisk、Mobile Me、iCloud 的道路上坎坷前进,微软 Skydrive 不愠不火的温吞,以及其他云存储服务的起起伏伏中,Google 终于揭开了传说多年的 Google Drive 的面纱。Google Drive 为用户提供了 5G 的免费基础存储空间,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每月花费 800 美元,将 Google Drive 扩充到惊人的 16TB。 本地的 Google Drive 不过等等,Google Drive 和 Dropbox 有什么区别呢,我为什么要放弃使用多年的其他云存储服务呢?你会问。同步文件的工作,Dropbox 完全可以胜任,而且支持的客户端更多;全文搜索、图片 OCR,Evernote 和 OneNote 可以做到;协同工作,Skydrive 也能够实现,而且与微软 Office 的兼容性更好。 在本地,Google Drive 的功能其实相当的简陋,不仅不像 Dropbox 那样提供了与系统的深度整合功能,甚至许多文档本身也仅仅是一个链接,用户点击后会在浏览器中打开。这一特性让很多人非常不爽,为什么一个本地文件我需要在云端打开呢? 我承认,在第一眼看到 Google Drive 时,自己也觉得相当的失望。其不仅看上去与 Google Docs 不无两致,而且在本地如果仅凭与 Dropbox 类似的跨平台同步、文档共享等功能,姗姗来迟的 Google Drive 是没有机会的。但 Google Drive 并非仅限于此,或者说在我看来,Google Drive 重心并不在这里。 云端的 Google Drive 对 Dropbox 来说,本地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云端只是一个中转和备份的场所;对 Apple 来说,应用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脱离应用的 iCloud 甚至没有一个能够让用户访问自己文件的方法;对微软来说比较复杂,在新版 Skydrive 发布前,Office 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现在其类似于 Dropbox,而未来可能会向 iCloud 靠近。而 Google Drive 则有所不同,从其当前发布形态就可以看出来,Web 是其服务的核心。 Google Chrome 倡导的 Web App 之所以依然没有获得接受,除了 Web 技术还未成熟外,另一个原因是目前众多的 Web App 各自为政,用户的数据分散在无数的服务中,缺少一个中心管理的场所。而 Google Drive,与其说是一个跨平台同步的云存储服务,更不如说是 Google Web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是 Google 从搜索时代开始、Chrome 时代全面展开的云平台战略的延续和核心,目标是让用户最终全面转向 Web 应用。 对我来说,Google 会推出一款完整的 Google Drive 本地客户端是有些诧异的。Google 在骨子里始终是一家 Web 公司,除了 Chrome 外,其本地客户端基本不存在(Picasa 是收购而来,Gtalk 早已停止开发,Google Voice 开发中途被腰斩,Google Music 则仅仅是用户的一个上传工具)。Google Drive 本地客户端也许只是为了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而推出的一个本地管理工具,毕竟对于用户来说,彻底在云端管理和构建自己的资料依然是一种难以接受的模式。 Google Drive 的核心在于云端,它的存在使得 Google 的其他服务、以及其他的 Web App 变得更有价值。用户很快就可以利用 Google Drive 来发送原本属于邮件中的附件;可以直接将 Google Drive 中的图片和视频分享到 Google+;可以通过扩展将网上发现的资源存储到 Google Drive 中去;可以将上传的视频进行转换,在任何设备上直接观看。做为 Google Drive 的前端窗口,Google Docs 目前其内建了对超过 30 种文件的支持,甚至可以直接查看 Photoshop、Illustrator 等格式,文件的分享、协作、版本控制依然像 Google Docs 时代一样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