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关于本案相关地域市场的认定 《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第三条规定,相关地域市场,是指需求者获取具有较为紧密替代关系的商品的地理区域,这些区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 原告认为,本案相关地域市场为中国大陆市场。 第一,中国大陆的即时通讯软件及服务有较强独立性。即时通讯软件及服务在用户使用语言、用户使用偏好、网络设施以及互联网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与域外市场显著不同,使得该市场区域与域外市场泾渭分明与隔绝。 第二,中国大陆相关市场内部没有明显的地域市场划分。由于语言相通,文化相似,用户使用方式相近,地域间不存在替代竞争关系,涉案即时通讯软件及服务的相关地域市场应界定为中国大陆市场。 1.3 被告在本案相关市场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法律保护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但如果市场主体在某一特定的相关市场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则法律对其行为有更严格的要求。综合考察市场份额、财务状况、技术实力、以及其对竞争者影响等因素,原告认为,被告在中国境内的即时通讯软件及服务市场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所谓市场支配地位,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 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反垄断法》第十八定规定,认定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经营者 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反垄断法》第十九条同时规定了认定支配地位 的简易方式,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即可推定为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依据前述规定逐项考察各影响因素,被告不仅在即时通讯软件及服务市场中具有远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其财务实力、技术实力以及对交易商的控制力等都表明,被告能够控制相关市场的交易条件,并阻碍其他经营者进入该市场。 第一,从市场份额以及市场结构看,被告具有支配性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其他任何经营者。第三方咨询公司{敏感词}提供的《中国即时通讯行业发展报告》 显示,被告的市场份额达76.2%。而其他任意一个经营者的份额都不超过百分之七。该市场为典型的完全垄断市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出具的《2009年 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虽未直接提供其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市场份额,但显示被告QQ软件的渗透率高达97%, 而所有其余即时通讯软件的渗透率相加也无 法达到该数值。进一步看,据被告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QQ即时通讯的活跃账户数达到7.019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 1.367亿。而根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同期中国网民的总数为4.85亿。 由此可见,尽管计算市场份额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不论何种方式,被告的市场份额,都显著高于二分之一。因此可以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第二,从经营者的财力看,被告财力雄厚,使得其具有强大的投资能力、市场推广能力以及交叉补贴能力,从而有能力采取灵活的竞争性经营战略,阻碍竞争对 手的进入、发展与壮大。据被告2010年财报显示,2010年全年的收入为196亿,净资产收益率为53.8%,净利率为42.1%,其盈利能力遥遥领先 于相关市场中的其他企业。因此,被告既有财力采取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压制竞争对手,也有能力通过补贴压低市场的价格,打击对手。 第三,从技术实力看,被告通过专利布局,可以有效排除、限制相关市场内的竞争。经检索,被告即时通讯专利保有量占国内80%以上。截止到2011年 10月10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共检索到被告已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为2049件,其中授权数量为1019件,绝大部分涉及即时通讯领域。被告坐拥众 多具有排他性的专利,不仅可以防止竞争对手模仿,也可有效威慑意图进入该市场的潜在竞争者。 第四,从其他经营者对其依赖程度看,被告凭借其掌握的大量用户资源,对交易相对人具有控制力。而交易相对人也对被告产生依赖。2011年9月16日,被告为保护其自身相关产品,拒绝网游企业蓝港公司在其QQ软件播发广告的合理要求,充分表明被告对交易相对人的控制力。 第五,从相关市场的进入难度看,其他经营者难以获得维持其生存的一定数量的用户,因此难以进入该相关市场或者难以在该市场中展开有效竞争。即时通讯软 件产生效益或者即时通讯服务企业能够生存,其用户数量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超过一定阈值。而由于被告超大规模的用户群对用户有强大的粘滞性,极难发生用户大规 模地迁移到其他即时通讯软件的情形。而被告又拒绝对任何第三方共享其户资源,因此潜在竞争者很难获得维持生存或者开展有效竞争的用户群,难以进入相关市 场,即便进入该市场也难以形成有效竞争。 由此可见,被告不仅占有高额的市场份额,其财务状况、技术实力使得其具有控制相关市场交易条件,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能力。同时,由于 被告掌握的大量用户资源,可以有效的控制交易相对人,进一步强化其市场支配地位。而维持即时通讯业务所需的庞大用户群也成为其他潜在竞争者无法进入该市场 的门槛。因此,被告具有相关市场的市场支配力。 2. 被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 《反垄断法》并不反对经营者因商业机会、自然条件或者诚实经营所获得的市场支配地位,但如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为了其一己之利,非法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排除或者限制正常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则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本案被告为了排除、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将其垄断地位非法地传导至其他市场领域中,不惜限制交易对象、搭售商品,构成了对其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 2.1 被告限定交易的行为构成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损害了原告合法利益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 易。 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第五条进一步明确,限定交易包括“限定交易相对人不得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 国家工商总局所颁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是对《反垄断法》第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具体规定。因此工商总局行政 规章的规定适用于调整本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规定,“限定交易人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交易”逻辑上包含了“限定交易人不能与特定的经营者交易”的情 形。此外工商总局行政规章规定的 “竞争对手”,显然不仅包括相关市场内的竞争者,也包括潜在的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市场中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 考察本案事实,有直接证据证明,2010年11月3日被告公开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明示禁止其用户使用原告的360软件,否则停止QQ软 件服务。其后被告拒绝向安装有360软件的用户提供相关的软件服务,并强制用户删除360软件。更进一步,被告采取技术手段,阻止安装有360浏览器的用 户访问QQ空间。在此期间有大量用户删除了原告相关软件。2010年11月20日,工业与信息化部以具体行政行为,谴责并禁止了被告前述行为。 原告认为,被告没有任何正当理由,阻止其用户与其竞争者进行交易,其行为严重排除、限制了竞争,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 首先,QQ软件用户系软件服务的交易相对人。任何用户安装或使用QQ软件必须点击同意被告提供的服务合同,因此QQ软件用户与被告之间存在软件服务关系,用户构成交易服务的相对人。 其次,原告构成被告的竞争者。被告运营的QQ医生与QQ软件管家,属于互联网安全软件产品,原告与被告在互联网安全软件市场中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同时,原告作为互联网软件的运营商,完全有技术实力进入即时通讯软件相关市场,构成被告即时通讯市场的潜在竞争者。 第三,被告非法限制交易的行为严重排除、限制了竞争。第一,由于被告具有市场支配力,其限制行为迫使大量用户放弃使用原告软件,从而使得原告的生存、 发展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被告通过限制、排除潜在的竞争者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维持其垄断地位,损害了相关市场的竞争。第二,被告利用其在相关市场中 的支配地位,扼杀互联网安全软件中的竞争者,使得其自身运营的互联网安全软件得以发展壮大。被告通过垄断地位的传导扭曲了在互联网安全软件市场的正常竞 争,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被告限制交易的行为缺乏正当的理由。被告声称,其限制交易旨在维护其正常经营活动。被告的说法难以成立。第一,原告推出的扣扣保镖产品为合法产 品,其目的在于赋予用户选择权以抵制被告搭售产品、过度播放广告等垄断行为。因此,即便被告利益因扣扣保镖受到影响,其所损失也是因非法垄断而获取的利 益。第二,退一步看,即便被告存在合法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被告有充分的技术手段以及行政、司法救济方式保障其权益。被告无权代替用户决定是否选择使用第 三方软件。第三,被告抵制对象不限于扣扣保镖而延及所有原告产品,明显超出了有争议的产品范围。原告除扣扣保镖之外的产品,并不影响被告软件的运营,被告 的抵制毫无任何正当性可言。 最后,被告的行为损害了原告合法权益。被告限制其用户使用原告软件,致大量用户卸载原告软件。而潜在用户因为被告的不兼容行为,放弃选择使用原告软件。原告市场份额因此下降,遭受严重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