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移动支付的现在和未来:大佬纷争下的持久战

2011-12-5 15:37| 发布者: 红黑魂| 查看: 2095| 评论: 0|来自: teckweb

摘要: 1.Square的共同创始人JimMcKelvey展示电子支付系统。2 .GoogleWallet,使智能手机变电子钱包。毫无疑问,与眼下绝大多数仍需要“烧钱做规模”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相比,移动支付显然是离钱更近,可以想象的盈利空间巨大 ...

大佬纷争下的一场持久战

回到中国现实的金融土壤上。基于NFC技术,究竟是由银联主导的13.56MHz方案,还是由中国移动主导的2.45GHz方案最终会成为行业标准,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

一种更具可能性的结果是,11月29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上表示,国际通行的13.56MHz方案和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2.45GHz方案因各有优势和不足,都将纳入行业标准。

这就意味着,尽管2010年手机支付客户数量已达9028万户,而手机用户总量已突破9.5亿户,但这个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却极有可能因为涉及两个产业的利益博弈,而导致爆发点的推迟到来。

理论上,从“信用卡取代纸币”到“附带支付功能的手机取代信用卡”的这一场“扔掉钱包”的革命,是在技术的推动和普及下给用户带来了更简便快捷的支付体验而实现的。但在现实中,至少在可以预见的两三年时间内,无论是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还是非NFC的近场支付技术/设备,都很难为大多数用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支付体验。

自1985年3月,中国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在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发出至今,近30年的时间,国内信用卡持卡人总数虽已超过1.5亿,但绝大多数仍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且刷卡场景以大型商超消费为主。

基于这样的国情背景,移动支付原本在理论上更应当被看好的“蓝海市场”在于大量拿不到POS机的中小型商户和广大的农村市场,在具体推广时却极有可能陷入个人和商户端无法快速落地的尴尬境地。但如果因此转而与信用卡争夺一二三线城市的“红海市场”,则只会让原本有限的支付市场更加碎片化。

那么,在这场由金融和通讯两个行业中的大佬所主导的持久角力战中,初创公司还会拥有怎样的机会呢?事实上,深圳盒子支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韩森、北京钱方支付创始人冯炜权以及深圳市移卡科技有限公司乐刷创始人卢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银联或运营商合作,为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设备产品的道路,也就是俗称的“军火商”——在角力战中,持续为参战各方提供不断迭代的过渡性产品,以此来支撑初创公司本身的成长,并等待行业统一标准的到来。

只不过,这样一来,在这块被寄予厚望的市场上,我们所更有可能看到的将不再是某一款具备“杀手级”特征的支付应用或设备,而是一场比拼耐力的竞赛。


酷毙
2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