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之后怎么办
从PC时代的单一终端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多终端,面对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对芯片厂商英特尔来说,却是失去控制力的过程。这就好比它正装而来,却发现参加的是一个化妆舞会。它当然可以就地换装,但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合适这个场合的衣服。
其中一件衣服就是超级本(Ultrabook)。这种比PC更轻薄同时不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的新产品形态,是英特尔搭建的从PC到“后PC时代”的桥梁,也是让自己的一个对应的存量市场(PC市场)和增量市场(移动设备市场)流水不腐的连通器。在英特尔负责移动计算产品的高级副总裁邓慕理(Mooly Eden)的讲述中,这种超级本将从目前的轻薄PC到可在平板与PC之间“变换”的形态,再到键盘可拆卸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超级本采用的架构将逐步升级,性能提高,而且可以实现跨平台:不管是微软,Android,Chrome OS,MeeGo,还是WebOS甚至Linux。
PC之外,英特尔谋求发展和突破的另一个重要市场,即是嵌入式市场。嵌入式市场由来已久,但对现在的英特尔来说具有了更大的意义。基于凌动、MeeGo的车载系统、数字标牌是这个市场的主力。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整个全球市场,中国市场在嵌入式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与英特尔近80%的销售额来自海外一致;在这个领域,由于更多类型厂商的加入,使得生态链条丰富和复杂起来,英特尔也在试图拥有更多核心技术,获得主动。而就超级本和嵌入式市场来说,在目前阶段来说,都体现了英特尔重建一个“后PC”生态圈的意图:今年8月,英特尔宣布成立3亿美元的超级本基金,扶持全球范围的元器件厂商、设计师和制造商;而在嵌入式领域,英特尔则把高校资源纳入嵌入式人才的储备中,由OEM、ODM厂商组成的嵌入式联盟,也是借由英特尔的支持在为英特尔获得控制力和未来标准的掌控力出力。
同时,在数字家庭及娱乐方面,英特尔也做出一些“非英特尔”的举动,试图让人们模糊他们只会做芯片的枯燥形象,与最终消费者走得更近。这包括他们让极具英伦范儿、在伦敦领导一个英特尔的创意团队的埃里克·哈格斯(Eric Huggers)频频露面,让这位曾经供职于微软、BBC的荷兰人担任英特尔负责数字家庭事业部的公司副总裁;请黑眼豆豆主唱担任英特尔的创意总监并在IDF展示区“走秀”;在嵌入式和移动部门,英特尔也试图走向更前线,改变以往“让用户适应产品”的路线,转而走向“让产品适应用户。
当我们回头看整个PC产业的发展,当我们以英特尔不情愿的“后PC时代”视角来展望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无感慨地发现,这个曾经主导和控制了PC时代的巨人,如今正面对的正是许多“小”公司的侵蚀和冲击。它们灵活,它们在共同架构下组成一个新的隐形阵营,更重要的是,这个新的时代,用新的玩法支持它们。PC之后,英特尔怎么办?英特尔做的更多,变的更快,实际上,那也正是它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