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时间9月13号上午。每年一度的IDF(Intel Developer Forum)上,一个澳洲记者嚼着口香糖问台上的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欧德宁(Paul S. Otellini):你们谈移动互联网战略谈了好几年了,这次有什么不同?欧德宁答到,这次我们终于做对了。彼时,在刚结束的主题演讲部分,Google Android的掌门人安迪·鲁宾(Andy Rubin)亮相IDF,与欧德宁宣布了一项英特尔与Android平台的合作——对于PC时代Wintel联盟的掌控者之一,英特尔还未惨淡到财报难看、裁员、人才大量流失、高管频换的危急时刻,事实上,在过去的2010年,英特尔的营收达到了历史最高。
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对一个巨人来说,人们期望和要求的,从来不止于现在,而是未来。而对于未来,英特尔在过去的三五年,还没有交出一个满意答案。
当玩法改变
如果说把过去两年IT产业的变幻比作几场情感大戏的话,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的逐渐解体无疑最让人慨叹产业的感情无常:今年,英特尔宣布了与Google Android的合作,表示第一款基于英特尔架构和凌动(Atom)芯片组的手机将是Android手机,将于明年1月面世;而几乎同时,微软在其Build大会上展示的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则充斥了大量ARM阵营的芯片制造厂商,英特尔不再是唯一,甚至不再是重点——PC时代,那种英特尔内置芯片,搭配微软操作系统的双剑合璧、控制整个产业链获得高利润的时光一去无返,那种“英特尔创造一切,微软消耗一切”的软硬件搭配、几乎是排他性的配合、同步,到此结束了。
在这件事上,英特尔和微软都有不得不分手的理由。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对芯片低功耗的要求逐渐强过对性能(实际上,对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说,芯片性能已经足够)的要求,而这正是ARM阵营的芯片制造商的强项。一方面,微软习惯于谋定而后动,它速度慢于苹果、Google,它需要ARM阵营的芯片厂商来实现低功耗芯片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融合;另一方面,受冷落的英特尔也不得不找一个风头正盛的操作系统来提振自己移动互联网的士气,与Android的合作是最快的方式。
Wintel联盟的解体是英特尔困境的表现之一,那么,为什么英特尔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一直找不到感觉?
对于大公司成长加速度的降低甚至衰落,人们往往能从一些既有的失败模式中找出共性,比如大公司病、对新兴市场的忽视、亚洲新秀的冲击、高管的战略失误等等。具体到英特尔,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任CEO欧德宁是销售“出身”,这导致他难以把握技术趋势,错失移动互联网的机会,让ARM这样的小公司钻了空子——对时代变革的公司领导者来说,无功便是有罪。
实际上,对所有可能的未来趋势,大公司,尤其是曾经在浪潮之巅的大公司不可能不觉察,不可能不做准备:几年前,英特尔曾经也有过用于手机和移动设备的芯片部门,但由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于2006年将之卖给了Marvel——当公司一切尚好时,很难具有十足的魄力和理由,将充足精力和注意力投向那些暂时需要等待的新技术或者架构上。
所以,麻烦就是,看上去英特尔本身没有问题,只是遇到了一个不同玩法的未来。这也决定了英特尔想要扳回战局,并不是开源节流、调整公司结构那样清晰和简单。拥有工厂和研发团队,在PC时代英特尔包揽了从芯片设计到生产、营销的全过程。在那个时代,英特尔可以看做是IBM等PC制造商的芯片外包公司,这个外包公司消减了IBM的芯片研发与制造成本,也通过与微软的合作,实现了对整个PC行业的控制,英特尔+微软的“Wintel”联盟,实际上成为PC时代赚走最高利润的人。不过,异军突起的移动互联网不是这样的玩法——比英特尔对PC厂商的芯片外包更近一层,ARM直接将生产“外包”,实际上是开放给各家芯片厂商——基于ARM架构并在此基础上二次开发,如高通、Nvidia、Freescale等芯片厂商产出自己的芯片,应用到我们所使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上。
英特尔处境的危急之处在于,ARM阵营在扩大,而且除移动终端之外,正在向它的另一个核心领域袭来: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云计算的需求,也意味着需要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越来越多,相应的CPU(中央处理器)越来越多。在这个市场,对计算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即CPU的性能要强过移动设备所需要和看重的GPU(图形处理器)要求,而在CPU设计和改进方面,英特尔具有明显优势。实际上,将低功耗的芯片大量应用到了数据中心上被认为是英特尔近几年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就在这么一个领域,ARM阵营也开始侵袭:它们试图融合GPU与CPU,或者说,从GPU过渡到CPU,通过增强GPU的计算能力,来绕开或者盖过英特尔在CPU的优势——如果说移动终端方面的失手还不足以对英特尔形成致命打击,那么ARM阵营的“新秀”们的对CPU领域的侵袭将可能使英特尔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想法落空。当然,对这些“侵袭者”来说,也一定需要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