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2012:集成开源Apache Hadoop 在最近的 PASS 峰会上,微软宣布 SQL Server 的下一版本会叫做 SQL Server 2012,它之前的开发代号是“Denali”。此外还为其它产品赋予了官方的名称,包括 Power View(之前叫做“Crescent”)和 SQL Server 数据工具(之前叫做“Juneau”)。 微软宣布全面拥抱Hadoop 在10月12日的西雅图举行的SQL PASS 2011峰会上,微软宣布将于从雅虎分拆出来的Hortonworks合作开发,在Apache Hadoop上实现搭建Windows Server以及Windows Azure平台。Hortonworks作为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将会借助自己在此领域的专长帮助最大化将Hadoop集成到微软的产品之中。 新决策解析:微软为什么支持Hadoop? 开源…然后闭源。微软一度对开源趋势不屑一顾,因为开源领域的核心角色是“Linux”,而Linux对于微软赖以生存的操作系统业务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虽然这种威胁如今仍然存在,但开源当下已经无孔不入,就连微软在自家内部也在不断感受到由无穷无尽的开源项目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由于开源软件框架在大数据处理方面的支配地位,连微软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宣布对Hadoop提供支持。 Twitter Storm:开源实时Hadoop Twitter将Storm正式开源了,这是一个分布式的、容错的实时计算系统,它被托管在GitHub上,遵循 Eclipse Public License 1.0。Storm是由BackType开发的实时处理系统,BackType现在已在Twitter麾下。GitHub上的最新版本是Storm 0.5.2,基本是用Clojure写的。 Hadoop海量数据分析平台获千万美元投资 最近云计算方面的投资非常活跃,从云平台的管理、海量数据分析,到各种新兴的面向消费者的云平台和云服务,各个领域都呈现遍地开花的形式。这不,就在VMware收购基于云的IT管理公司Shavlik(这家公司的客户还是以本地安装版本为主)同一天,据TechCrunch报道,Hadoop海量数据分析平台Datameer已获得Kleiner Perkins等风投925万美元投资,总投资已经达到1200万美元。 Ubuntu 11.10加速企业安装Hadoop 开源的操作系统Ubuntu 11.10服务器版本开始支持Juju(先前代号为Ensemble)预案,该预案提供30多种云端应用程序的自动部署功能,支持MySQL、Tomcat 6与Hadoop等,协助企业加快大规模部署云端应用的程序。以Hadoop部署为例,IT人员先前必须安装Java程序,透过Java程序安装Hadoop程序,接着设定服务器之间的集群关系。 华为公司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对Hadoop有重要贡献 Yahoo新成立的Hadoop公司Hortonworks,最近发布“Yahoo对Hadoop贡献”一文,标榜Yahoo是Hadoop最大贡献者,Cloudear CEO很不满,又爆出更为细致的分析数据,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公司参与Hadoop参与情况:特别值得注意:华为公司在Hadoop重要贡献公司名单内,排在Google和Cisco的前面,说明华为公司也在积极参与开源社区贡献。 Hadoop中国2011云计算大会前瞻 Hadoop中国2011云计算大会(Hadoop in China 2011,HiC2011)将于12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Hadoop 中国是国内唯一一个学术界、产业界、技术界跨界沟通平台。大会历时5届,与会国内外知名专家逾百人,重要主题演讲专家近50人,是国内相关领域历时最久、规模庞大、规格最高的技术会议。 专访Hadoop中国 2011云计算大会委员会 Hadoop中国2011云计算大会(Hadoop in China 2011,HiC2011)将于12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学术界、产业界、技术界跨界沟通平台。Hadoop 中国云计算大会历时5届,与会国内外知名专家逾百人,重要主题演讲专家近50人,是国内相关领域历时最久、规模庞大、规格最高的技术会议。 Hadoop之父首次来华助阵中国2011云计算大会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的 Hadoop中国2011云计算大会(Hadoop in China 2011,HiC2011)将于12月2日至3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这将是Hadoop in China社区的一次年度技术盛会!大会特别邀请了Lucene、Nutch、Hadoop等开源软件之父,Apache软件基金会主席兼ApacheHadoop项目负责人DougCutting先生…… 大数据下的数据分析:Hadoop架构解析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已经切实地迎来了一个海量数据的时代,数据调查公司IDC预计2011年的数据总量将达到1.8万亿GB,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分析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且紧迫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