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中国2011云计算大会(Hadoop in China 2011,HiC2011)将于12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学术界、产业界、技术界跨界沟通平台。Hadoop 中国云计算大会历时5届,与会国内外知名专家逾百人,重要主题演讲专家近50人,是国内相关领域历时最久、规模庞大、规格最高的技术会议。大会报名注册地址:http://hic2011.hadooper.cn/dct/page/65554?vendor=IT168。 10月27日上午,Hadoop中国2011云计算大会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记者就本次大会相关话题专访了大会联合主席查礼。现将采访的内容整理如下: 程学旗:首先欢迎大家,这个会开了好几届了,很有影响。我们的题目是“中国云计算大会”,这次会邀请了各个分会的分会长,都是在一线的有经验的、有实战经验的有想法的年轻人。我们是希望把这个会办得有别于纯粹的技术研究、学术研究这样的会议,能够真的是产、学、研、用一起、开一个有实际意义的会。 这个会的性质跟别的会议的性质不一样,我们的规模和影响在业界的影响也非常大。我们也表个态,这个会我们希望长期地办出持续地有特色的,有实际价值的,每年一度,让我们走在一线的技术的高端人员和在科研界关注的人员一起来交流和讨论,希望长期把这个会办下去,希望大家多多提建议。 在大会委员会依次介绍各自相关的领域之后,是媒体的问答环节。 记者:我是IT168的编辑皮丽华,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本次大会的目标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请问中科院有哪些“Hadoop”方案? 程学旗:科学院组织这个会议的目的,大规模分布式的计算越来越成为普遍性的需求,业界大家都在做,“Hadoop”是个比较有标杆性的开源项目,虽然存在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包括容错,管理,监控、角度,还有细节的优化需要改进,我们组织论坛性质的讨论,实际上是希望能够做出一点贡献,促进大家交流,共享、共同去成长、提升。 我们自己的计划,包括查礼的团队一直在做这些事情,跟云计算相关的软件、平台以及基于云计算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应用,包括搜索、垂直搜索我们都涉及到,包括我们说的存储。计算所是系统化的研究所,从计算到分布式处理到应用,是成体系的。 这里面对应的工作跟“Hadoop”相似,第一有自己的一些软件,我们也希望在开源的基础上做一些贡献。比如说我们在“Hadoop”的改进的方面也有一些贡献,我们希望持续地在我们的业务研究中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同时也为社会提供。 记者:我是一家技术媒体,主要面向的国内企业的开发者和用户,第一个问题是咱们这次大会主要面向的群体是什么,重点是哪些企业、人员?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读者比较关注具体的技术,这次大会还有哪些具体的技术和介绍,有没有国内自主研发的产品和理念提出? 韩轶平:我们想的更多是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交流,或者是小范围的技术交流。我们所有的开发者、业界、科研界大家共同需求促成了今天的规模。我们面向的是很多的终端群体,技术群体、开发人员、架构师,他们也很感兴趣,包括“Hadoop”整个的开发,包括如何把产品应用到公司本身的技术上。 我们也会面对业界,包括已经在使用“Hadoop”的企业,和没有使用“Hadoop”的企业,已经使用的企业可以找到更多的交流的机会,包括更多的应用的方案,能够和很多我们的专家做一些交流,能够得到很多的启发,他们的问题也会得到解答。没有使用“Hadoop”,准备使用“Hadoop”的企业可以找到很多实际的应用的例子,找到很多合作的机会,或者是增强自己使用“Hadoop”欲望的机会。 从科研界来说,我们的同学们,包括我们的专家们、老师们也能找到很多东西,刚才程主任说的特别好,科学院做了很多的工作,最后这些工作都反馈到了我们的社区中,通过很多企业界的实际的应用,很多东西从科研的角度我们去研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很难程度可用的东西。这些技术从业界提出了以后被应用了我们去发现问题还可以反馈回来,也可以提出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这点上无论是开发人员,还是企业和科研界都是我们大会针对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