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资讯网站PCWorld今天发表文章称,中国一直是软件盗版的“重灾区”,取证难、处罚轻令许多公司对盗版问题感到无可奈何;但美国一些公司抓住商机,通过追踪提供盗版用户数据,帮助企业寻求赔偿或发起诉讼。以下为文章全文: ![]() 中国一直是软件盗版的“重灾区”。然而,一些头脑灵活的美国公司抓住商机,追踪盗版软件使用状况,向客户提供侵权个人和企业的信息。部分情况下,盗版软件的使用者将被告上法庭。 一家名为V.i. Labs的美国公司提供此类服务,帮助工程和设计软件厂商追踪盗版产品的使用状况。该公司副总裁维克·德梅林(Vic DeMarines)透露,截至今年6月,V.i. Labs拥有12家客户,因盗版而遭受的直接损失达12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中国市场。 德梅林说:“中国一直是个大问题。许多公司已经不再关心这一市场的盗版状况,因为他们感到无可奈何。” 专家表示,尽管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打击盗版,但处罚过轻和缺乏执行导致盗版软件的使用规模仍然庞大。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usiness Software Alliance)预计,2010年中国市场中盗版软件的总价值高达7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德梅林表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企业软件厂商在销售产品时处境略佳。这是因为他们主要面对大型企业,其用户具备购买正版软件的经济实力,使用状况也更易于追踪。 他说:“我们认为,这是从整体上减少盗版的更好方法。你需要追踪那些买得起正版软件的组织机构,而不是将那些破解软件的个人作为打击目标。” 他表示,尽管软件厂商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其产品,但盗版者只需要30到90天,就能够完成破解并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 V.i. Labs向客户提供一种可整合到软件中的代码,以追踪产品使用状况。有40家企业使用了这种追踪技术,可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了解中国的哪些机构、有多少台PC在使用盗版软件。例如,仅在北京一地,V.i. Labs就发现有超过5000台电脑在使用未授权的CAD软件。 德梅林称,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盗版软件使用状况,确定目标客户群。V.i. Labs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盗版软件的主要用户群是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和大学院校。 V.i. Labs称,企业可通过其数据分析服务,每年获得10%至25%的额外收入。中国市场中,该公司最成功的案例是帮助客户向在美国开展业务,或已经拥有活跃用户群的企业索赔。 |